今天是:  今日天气: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历经风雨才知甜
文章来源:东台文明网   点击率:2186 发布日期:2013/10/9
【 文字大小:    】   【视力保护:        】
   见到余素华时,他正在和客户通电话,没说几句,客户就爽快地跟他达成了几吨遮阳网的订单意向。“9、10月份是遮阳网产销的淡季,但是我们厂的订单量还不错,机器一直开着没停。”余素华告诉记者,他回乡创业已经11年了,从最初的2台机器到现在的50台,从200平方米的家庭作坊到2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这其间走过不少弯路,吃过不少苦,才有了如今遮阳网厂的红火。
  余素华是南沈灶镇港桥村人,1997年高中毕业后,才20岁的他选择背井离乡,到无锡一家台资企业打工,工作四五年做到了生产车间负责人的位置,其间还结了婚成了家,夫妇俩一个月收入加起来将近7000元。“这工资水平在当时算是高薪了。”但是余素华还是辞去了不错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开始创业。“亲人都在家里,在外面待多久总归是要回家的。而且也不能一辈子给人打工啊,总得自己谋条生财之路。”出于这样的考虑,2002年,余素华和妻子于利平一起回到了港桥村,因为当时所在的台资企业是生产遮阳网的,对这一块他相对熟悉,决定在家门口办一家遮阳网加工厂。
  万事开头难。“看别人办厂简单,真轮到自己谈何容易。台资企业一台机器设备就是几十万元,我们才起步根本没那个资金实力。”为了购买设备,余素华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又向亲戚借了一些钱,凑满10万元,向厂家订做了宽幅剑杆织机。设备买回来了,可如何操作又让他犯了难,和机械工两人捣鼓了10天,才织出1.5米长的网。“刚刚创业,就是要能吃苦,不能轻而易举地放弃。”就这样慢慢摸索,终于熟练掌握了技术,生产正常运转起来。产品是生产出来了,可销往哪里呢?余素华介绍说,遮阳网主要用于药材、花卉、蔬菜御寒、遮霜、遮阳,“天气冷或者热的时候是旺季,周边地区的人会来买,可秋季是淡季,销路就成了问题。”为了拓宽销路,余素华带上自家的产品,出去跑市场发名片,甚至采取先试用后付款的方式吸引客户。“之所以采取这种营销策略,是我对自家的产品质量很有信心。”余素华说,为了保证质量,生产的原材料聚乙烯都是扬子石化出产的新料,遮阳网的使用寿命至少有四五年,用得仔细可以用到10年。就这样,凭着产品质量,余素华打开了外地市场,口口相传,手上的订单渐渐多起来,还成为无锡红豆杉公司的遮阳网定点订购厂家。
  创业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市场一步步拓展,产品需求越来越多,余素华决定扩大生产规模,2009年花了12万元定制购买了一台大型宽幅剑杆织机,可运转效果并不好。余素华说,那时候虽然厂里效益还可以,但赚来的钱基本都用于后期再投资了。“12万元一下子打了水漂,心疼得要命。”但为了产品质量,余素华还是忍痛拆了机器。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创业成功后的余素华对前来讨教的同行创业者总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有时候甚至登门帮他们调试机器。“自己吃过亏,不想别人也走弯路。”记者问他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余素华打了个比方:一条街上只有一家饭店,客流量肯定有限,可有了十家八家,那就成了美食街,顾客一想到美食自然就过来了。在他的帮助下,不下300人改变了命运。“我们做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周围做遮阳网的多了,形成产业集群,客户就会慕名而来。”余素华说,客户吸引过来了,竞争的关键还是产品质量,这点他很有自信,“我们在外面没有一个销售员,但是在福建、云南、广东、吉林等地都有多年合作的老客户,凭的就是信誉和质量。”
  如今,在遮阳网市场上小有名气的余素华,在镇工业园区又租了1700平方米的厂房。  
上一条新闻:演讲会流淌故乡情      下一条新闻:“流动道德讲堂”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关闭】   

 
   
* 评论内容:
* 昵称: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注意: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还没有评论,赶快抢沙发!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CopyRight © 东台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