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预算科:规范财政预算管理 提高预算管理绩效
一、加强财政收支预算管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财政预算工作要求,按照积极稳妥、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留有余地的原则,科学合理编制今年财政收支预算。一是科学编制今年财政收入目标。及时分解落实收入任务,完善收入增长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合力推进财政增收。今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任务52.41亿元,同比增长20%;统筹谋划、及时对接,将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各镇区、国、地、财部门。二是从紧安排支出预算。坚持有保有压,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确保各级机关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优先安排教育支出,加大“三农”投入,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性支出需要,重点保障已开工项目资金需求。三是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集中财力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按照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要求,不断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机制,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全面保障各部门行使公共管理服务职能。一是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加强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从严审核非税收入征收成本,规范非税收入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二是优化完善部门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加强调研测算,科学合理适度提高部门运转基本公务费标准,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部门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强化开发区财政预算管理。“四区”财政预算全额纳入市直部门预算范畴,在全市财政预算草案中专题向市人大报告,完善开发区财政收支预算法定审核程序。四是制订《关于开展厉行节约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规定,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规范津贴补贴政策执行,严格预算约束,大力压降一般性支出。对市直部门单位今年部门预算公用经费统一压减5%。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认真研究省对市财政体制特点,分析“营改增”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影响,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研究,保障镇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落实国家各项民生政策基本财力需求,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目标。加快新一轮市镇财政管理体制研究,进一步理顺市镇财政分配关系,充分调动镇区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和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增强镇区财力和活力,促进全市城乡协调发展。
四、加快推进财源建设。一是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意见》。加强总部经济政策研究,拟定契合我市实际的总部经济财税优惠政策,鼓励镇区发展总部经济,强化招引工作指导督查。二是完善综合治税网络体系。按月统计上报公职人员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按季上报财政对企业补贴、贴息和补助款项等涉税信息,加强与国、地税部门沟通协调,全面堵塞税收盲点,促进财政增收。
五、稳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按照中央、省、盐城市、市政府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预算信息公开制度。一是继续做好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将本级人大审查批准的预算和决算报告通过政府、财政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二是继续编制部门预算汇编手册,供市领导、市直各部门单位查阅参考。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公开部门预算编制实施办法、专项支出管理办法、分配因素、文件依据等政策,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六、配合做好预算监督和审计工作。一是依法向人大报告财政预决算,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提高预算透明度。二是搞好组织协调,配合审计部门做好上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政府性债务审计、重点专项资金审计工作,提供相关基础性资料,衔接有关方面做好审计整改工作。
七、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一是按月汇总全市涉债单位政府债务动态变化情况,分析政府债务构成、来源、逾期债务、担保债务等方面情况。二是调查核实政府债务中BT项目工程情况,掌握债务规模、利率、偿债期限、债务余额、债务成本等基础性信息。三是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的调研,密切关注涉债单位大额新增债务的成因,对债务比率较高的镇区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四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严格控制新增政府性债务。全面核查“四区”、“三平台”政府性债务余额,指导拟定三年化债目标和措施。制订《东台市三年化债行动十项措施》,通过土地出让、财力下倾、政策优惠、资产变现、清收往来、降低利率、厉行节约、向上争取、项目评审、工程审计等措施,努力化解政府性债务。 (徐荣华)
市财政局工贸发展科:创新财政扶持举措 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一、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实现企业财政和谐共进
为将上级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落到实处,积极指导、帮助企业申报财政扶持资金。一是大力宣传财政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将技改扩能、节能环保、商贸流通、科技创新等项目的财政扶持政策,宣传到全市所有规模重点企业。二是指导帮助企业申报上级财政专项资金。对拟申报的项目,逐一进行走访调查、严格审核,充分考虑企业的规模、科研实力以及社会贡献份额,现场了解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力求做到凡是省确定扶持的项目,我市均有企业参与申报;凡是企业申报的项目,各项文件资料齐全、指标达到规定要求,不断增强项目申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我市已向上争取涉企项目资金2600万元。三是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工作。根据省、市关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的要求,及时完善、严格执行财政企业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建立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健全考核和跟踪问效制度,做到事前调查、事中跟踪、事后问效,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二、认真落实各项涉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对各项优惠政策进行整合,确保涉企政策公平、公开、公正地兑现。一是为市政府出台各项惠企政策提供决策建议。为调动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提升产业水平,实现我市经济的跨越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经济、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及实施细则,以及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在文件出台前,结合财政职能,及时研究相关政策,从政策的可执行性、激励作用、优化考核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政策兑现时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加强与市发改委、经贸委等部门的配合协调,在兑现政策过程中,成立专门的班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严格按照政策审核兑现,广泛接受监督,确保政策兑现公平、公正。三是加大本级财政投入。我们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成长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培植支撑财政增长的支柱企业。今年已审核兑现涉企各类资金5846万元。
三、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优势,提高服务企业发展水平
树立主动服务、科学理财观念,努力营造行政创新、服务创优的良好氛围。一是贴近企业,加强调查研究。每月及时汇总分析重点税源企业经营情况。一方面,经常深入企业,宣传国家、省、市相关政策,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参与企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主动征询企业对财政政策、财政资金以及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企业需求,积极提供更有效、快捷的服务。搭建财政为企业服务的平台,建立重点企业工作QQ群,年内拟将全市561家定报企业全部纳入群中,及时向企业发布涉企政策、项目。二是着力做大做强我市信用担保公司。为有力缓解我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每年预算安排市信用担保公司风险补偿资金200万元,今年对该公司增资1亿元,争取上级专项资金900万元,有力地提高了担保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到10月底,该公司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8.85亿元。主动沟通对接,省再担保公司在我市落户,为企业融资开辟新的渠道。三是协调处理挂钩服务企业难点问题。对市财政局负责挂钩服务的全市“222”工程5家企业,积极帮助协调处理难点问题。主动联系华夏银行,协助生辉集团申请到位4800万元设备抵押贷款。明确专人,协助生辉LED项目申报“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并专程赴省财政厅汇报项目有关情况,争取上级支持。
(刘益)
市财政局国资科:强化国有资产规范管理 促进国有资产提质增效
一、强化国有资产管理,认真履行监管职责
完善检查机制,确保资产信息管理常态化。一是及时录入数据。经常督促各单位及时录入国有资产变动数据,确保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及时更新。二是资产核销网络化。根据信息系统的权限,在网上对报废资产进行上报、审批、核销。三是及时维护系统、解问答疑。对系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请工程师进行及时维护,解答单位使用中提出的问题等,确保软件使用顺畅。
盘活闲置资产,降低单位运行成本。由于预算单位职能的变化以及特殊需求等原因,客观上造成部分资产因功能、配置或单位撤并、搬迁等因素,而成了闲置资产。针对这种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整合调剂、规范处置、公开招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闲置资产的利用和盘活力度,努力让闲置资产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
规范处置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废旧、淘汰资产的处置,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出资产公开处置的新方法——“明标暗投”(明标、分散、暗投、定时开标、取最高价方式),形成一套规范的程序和文本(在市财政局网站公布)有效防止了以往统一时间集中竞价方式中存在的竞价人互相串标现象。
二、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有效促进信贷投放
加大财政性资金调度力度,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支持。按照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各金融机构的新增贷款、存贷比、贷款投放总量,严格规范政府性存款的配置,充分发挥财政性存款的引导作用,激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贯彻落实省财政关于支持金融工作各项政策意见,强化金融项目申报指导工作。积极组织我市各金融机构,争取省财政各种项目补助,有效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侯进东)
市财政局综合科:规范非税收入收缴行为 做大做优财政“蛋糕”
一、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巩固改革成果
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监督管理的意见 》,继续深化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从源头防治腐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年1-10月份全市实现非税收入2.28亿元,占任务的91.8%。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35.21亿元,占任务的98.2%。
二、规范土地资金的征收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对土地资金特别是政府净收益资金建立明细台账,加强监督与管理。已清收陈欠出让金1.42亿元,收取今年市区挂牌地块土地出让收入4.6亿元。对政府土地招商经费的财务收支进行明细核算,严把资金出账关。
协调资金支持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先后拨付资金4亿多元,用于城投公司拆迁补偿及安置保障房建设、农村四级公路建设和创建卫生城市经费等。认真贯彻《关于在全市开展债务化解的意见》文件精神,完善土地出让金市、镇两级分成办法,支持各镇(区)化解债务。
三、配合规范涉企行政性收费,积极服务全市经济发展
一是根据《东台市工业用地出让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要求,配合行政服务中心 、国土、住建、发改委、审计等部门,参与全市工业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
二是配合市发改委出台了《东台市行政事业性项目目录及其标准》,向社会公布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范围等,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优化收费环境。今年分三批次及时转发上级部门关于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文件和通知,进一步完善操作办法。
四、进一步加强票据监管,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坚持“以票管收、以票促收”,从源头抓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一是主动帮助单位缴验、核对票据。对公安局、交巡大队、医保办、合管办等票据用量大户,主动登门服务,解决了部分单位大量票据携带不便的矛盾。二是将财政票据年检与日常票据管理紧密结合,加大票据清缴力度,确保收入足额缴入非税专户,促进财政票据的规范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