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就是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谈话导入,深入情境。谈话导入就是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情感、发表意见的一种情境方式。如教《圆的认识》时,师:“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生:“圆形。”师:“为什么造成圆形呢?难道不能造成别的形状?比方说:三角形、四边形……”生:“不能,这样的车轮无法转动。”学生在教师不断地引导下,认识了圆的概念,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让学习过程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故事提问,愉悦情境。运用故事将教材中的例题和要解决的问题融入其中,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如《分数大小的比较》,以这样的故事引入: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八戒汗淋淋地抱了个大西瓜回来。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1/4吧。”八戒一听,瞪大了眼睛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的,我应该多分一点,我要吃1/6。”悟空听了直笑,马上切了1/6给八戒。大家高兴地吃着西瓜,可贪吃的八戒却拍着脑袋说:“傻瓜。”这是为什么呢?一段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使学生对分数大小的比较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较好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中。
悬念质疑,探索情境。悬念是学生在脑海中猜测教师设计的内容,并在某种程度上激起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如《认识元、角、分》时,课始就设置悬念:“小林和小伟各买了一本同样价格的童话书,小林只用了一张钱,而小伟却用了十张钱,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时学生感到很奇怪,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教师因势利导:“马上我们就可以解开这个谜。”通过设置这么一个悬念,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进行学习,想要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得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效果因此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