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天气: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弶港渔民的鳗鱼情结
文章来源:东台文明网   点击率:504 发布日期:2014/2/27
【 文字大小:    】   【视力保护:        】

   提起鳗鱼,人们不禁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鳗苗大战”。为了这火柴长、针线粗的海生“软黄金”,多少人趋之若鹜,铤而走险,有的一夜暴富,也有的破釜沉舟。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弶港鳗鱼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鳗苗市场也呈现平稳健康的运行态势。目前,在弶港镇,从事捕鳗的渔民近1000户、鳗鱼苗收购点有20多个,鳗苗生产依然是弶港渔民海洋捕捞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

  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镇海渔民吴先才仍然心有余悸。当时国家对鳗苗资源管得很严,加之鳗鱼养殖业发展滞后,鳗鱼的出口价格高达200多元每公斤,致使鳗苗价格一路飙升,最高时达到近18元每尾。那时还没有百元面额的大钞,也没有银行卡之类的支付渠道,他们从福建、广东一带都是用蛇皮袋将苗款背回来。现在,弶港绝大多数人家生活富足,也都是那时积攒的底子。

  王益和算得上是弶港的渔业大户,从事海洋捕捞30多年,拥有近400马力的大渔船。为了能有个好的收成,他每年都在腊月出海,已连续10个年头是在海上过的大年。除夕之夜,他们会在夜幕降临前把网撂好,就像岸上的人家一样忙个年夜饭,边看碟片边喝点小酒,吃完饭再点烛敬香,放鞭炮。现在,通讯发达了,会用渔民网跟家人通个问候的电话。而一旦遇到风雨天气,船上的人几乎一夜不能合眼,要时刻注意水流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船身的方位;风平浪静时,坐在甲板上,仰望天上的星星,油生出一种别样的思乡之情。王益和说,有些节后出海的渔民,则大多会选择在正月初三,因为这天是八潮水,意含“发”的好兆头。

  像王益和这样的大船在深水港捕鳗苗用的都是挑挑网,置于船身两侧,每只网三四十米长,逢到好天一次能取到上千条,天气恶劣时也有放空的。与他不同的黄海渔民陈守荣以近海捕鳗为主,采用的是沙水网,他们不用开船出海,退潮后就在近海滩上把丝网插好,收成也不错,也不要担太大的风险,还能做到过年、捕鳗两不误。他说,除夕这天是热潮,上午10点左右打桩放网,下午3点左右退潮“撂”货,晚上10点左右又“撂”一次,然后在船上闭上一会儿解解乏,再骑上20分钟的摩托车到家天刚蒙蒙亮,正好赶上点烛敬香、放鞭炮。大年初一吃过午饭后,老陈记着腊月里熟人的拜托,又去帮收鳗苗的人开个市,总共卖了49条,老板为图个吉利,先付800元,这叫“开门大吉”,预示来年有个好收成。老陈乐滋滋地告诉我们,春节前后,他共捕鳗1000多条,收入8000元左右,预计到禁捕期之前能有五六万块钱的进项。

  来到弶港镇收购规模最大的王增明家,大厅里正好簇拥着一群交鳗苗的妇女,弯着腰相互拣着鳗苗。谈到鳗苗的收购过程,老王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一件精细活儿,需要耐心。鳗苗一上来,重要的环节就是筛选,要把死苗、伤苗拣出来。这么个针线细的小东西,不能用手捏,一捏就受伤,只能用自制的带柄的小漏筛罾上来。“你们看面桶中间用一根小木棒挑着网,多的一边是刚上来的,少的一边是才拣出来的。”老王乐呵呵地边忙活边解释道,为了便于识别死苗、伤苗,这面桶用的是紫色的,网是黑色的,通过灯光的照射,白色的鳗苗就像一个透明的晶体,可以清晰地看到鳗苗的“体质”状况,身上有白斑的、断尾的、发扁的、脱节的,都是伤苗,不动的就是死苗。他说,一生与鳗苗打交通,从捕捞到收购,也算是结下了不解的情结。年轻时打拼更多的是为了积累财富,现在不在乎收多收少。

  现在,弶港的鳗鱼产业在华大的主导下正在向高端市场发展,并形成了全国唯一的收购、养殖、烤鳗加工原产地鳗鱼产业链基地。占地300多亩的华大产业园拥有鳗鱼养殖、饲料生产、烤鳗加工、活鳗出口、科研检测五大板块,还有江苏沿海第一家规模化的千亩生态高效设施养鳗场。去年,该公司收购鳗苗550万尾、养殖成鳗500万尾,实现销售3亿元。拥有自营出口经营权,并在占有全球市场80%份额的日本建立了贸易事务所,实现烤鳗出口创汇70多万美元。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华大始终坚持“从渔民中来,到渔民中去”的宗旨,致力帮助渔民共同致富,成立了海大渔民合作社,发展社员360多户,去年仅鳗苗收购一项,就帮助渔民人平增收2万元。渔民出身的董事长姜华杰念念不忘渔民的辛劳,他表示,继续当好鳗鱼产业的龙头,引领渔民致富,一方面以合作社为载体,利用网络平台,将渔民捕捞的鳗苗进行网上拍卖,既把握鳗苗国际市场的主导权,又让渔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积极争取1万亩养殖面积,实现苗种、饲料、技术指导、销售渠道“四统一”,促进渔民转行、转岗,力争人平再增收2万元以上。

  据弶港渔业部门负责人介绍,尽管今年的鳗苗价格是去年的四分之一,每尾在8元左右,但资源丰富,鳗苗产量将是去年的10倍以上,预计渔民的捕鳗收入将超过1亿元,而华大公司将收购1200万尾,实现入池鳗养殖量全国第一。

上一条新闻:许河镇冬春水利建设再掀高潮      下一条新闻:“保安爷爷” 令人忧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关闭】   

 
   
* 评论内容:
* 昵称: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注意: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还没有评论,赶快抢沙发!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CopyRight © 东台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