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天气: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谋跨越
文章来源:东台文明网   点击率:1397 发布日期:2014/3/26
【 文字大小:    】   【视力保护:        】

    近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2月下旬,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正式授予首批全国293个县(市、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称号,我市荣登榜单。3月24日,这一沉甸甸的奖牌已被捧回。这是我市继荣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后摘得的又一殊荣,标志着我市义务教育跨入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发展教育事业新的价值追求,通过组建教育集团、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等策略,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城乡学校基本达到“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人民群众一样满意”的发展目标,实现了全市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盐城市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考核,我市小学、初中连续两年获综合先进奖,并位居首位。2013年中考,我市总均分、优秀率、合格率、低分控制率及全科合格率均列盐城各县(市、区)之首。

    统筹协调 全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组建教育集团,实施集团化办学,强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培植,在积极发展和扩大增量中缩小差距。

    2009年秋学期起,我市停止对原市第三中学、城南中学、城北中学初中招生,以原市实验中学为母体,组建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推进我市均衡教育迈开关键的一步。“让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让乔木长成最高的乔木”,这是实验中学推进均衡化教育的美好愿景。四年快过去,市实验中学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从硬件设施到教学业绩,市实验中学依然走在苏北乃至全省的前列;从精英式教育到集团化办学,优质均衡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有着百年校史的市实验小学,在2010年走出了跨越发展的一步——组建教育集团,集团为“一校两区”格局,原东台镇启平小学成为集团的启平校区。通过经费倾斜投入、人员定期交流、科学管理、创建文化品牌等方式,在教育均衡的阳光下,实验小学集团本部平稳前进,启平校区迎头赶上,集团用优质教育资源放大后产生的集群效应诠释了集团化办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

    同样也在2010年,市教育局整合原东台师范附属小学、东关小学、华联路小学和开发区小学,成立了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由于历史原因,四个校区发展现状很不均衡,为了缩小差距,学校以重点投入和精细化的管理构建“公平教育”之梦。如今,四个校区并驾齐驱、竞相发展,同样的教学设施,同样的老师教授,学生得以在同一片教育环境中成长。

    如今,三个教育集团均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集团内教师一律采取电脑派位的办法进行配置,各校区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实行均衡调配,电教设备按标准统一配置,教育教学管理实行统一要求,真正做到了生源、师资、设备、管理等基本均衡。

    在大力推进城区集团化办学的同时,着力推进以“一校制”为主要模式的农村集中化办学。各镇根据适龄儿童少年数量以及学生上学路途远近等实际情况,每个建制镇保留一至两所住宿制初中、小学,撤并村小和“麻雀学校”,有效解决了规模小、办学分散、效率不高等问题。经过布局调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规模、硬件装备、育人环境、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全部达到了标准化学校要求,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加大投入 打造均衡发展坚实平台

    如何打造教育均衡发展的坚实平台?面对这一问题,我市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和均衡发展理念,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而且把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予以保障。

    为推进集团各校区均衡发展,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针对启平校区教学设施和师资等相对薄弱的实际,不断加大教育基础投入,特别是注重启平校区各种教学、办公用房配套齐全,图书、仪器等及时充实到位,教育现代化装备升级更新,促进了两个校区硬件配置、教学设施的同步提升。

    市一小教育集团组建之初,薄弱校区一度成为制约集团发展的瓶颈。为尽快缩小差距,集团积极争取市教育部门支持,加大对薄弱校区的经费投入,落实薄弱校区的改造规划,加快改造进程,使薄弱校区在短时间内与其他校区一样,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配套齐全的标准化校区。

    坚持全市教育一盘棋,在经费投入上积极向边远集镇学校、向薄弱学校和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倾斜,努力实现农村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学校“四项配套”、“农村留守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和“中小学校舍安全”等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对生均占地面积等多项指标不达标的梁垛镇小学、弶港小学、安丰镇小学和溱东镇小学实施了易地新建。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三年新增投入3.2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40多万平方米,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均达到或超过省颁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农村学校教师、设备、经费、校舍、图书、器材等配备全部与城区学校一个样,区域内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大体均衡。

    在加强校舍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全市建成教育网络中心,为广大师生工作、学习搭建了交流平台,信息化手段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教案、课件、示范课等教育教学资源,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效能。所有中小学校全部建成校园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和教育管理系统。

    科学管理 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推门听课”和“随堂教研”,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已经成为一种惯例。教导处成员每周至少一次,事前不打招呼,推门听课,“原生态”了解课堂上教与学的情况,并坚持凡听必评,及时指导和矫正教师的教学行为。听课、评议,促进了每位教师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人人都能上好课,堂堂都是公开课”,是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更是一个“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课题。市实验小学力求把最平凡的事情做到最精致,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完美。

    课比天大,这是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不断向全体教学人员强化的意识。学校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更要成就自我,不仅要做红烛、更要做太阳。为切实提高集团教育模式下的竞争力,实验中学将学校112个班级分成三个年级部管理实体,将备课组设在校区年级部,学校加强三个年级的宏观管理,做到起始年级“狠抓常规、夯实基础、激发兴趣、整体推进”;过渡年级“强化管理、分类推进、有序竞争、平衡发展”;毕业年级 “定位聚焦、务真求实、分秒必争、追求卓越”。学校意图明确,就是要让年级部有责任、有权利,让所有教师“做对的时候能有人表扬,做错的时候能有人提醒”。四年多的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实验中学不断接纳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经历和见解,也有着不同的教学经验和风格。学校以校园网“精品资源库”建设为龙头,以持之以恒的“挂牌上课”为载体,强势推行具有特色的“集体备课”,不断追求和彰显师资队伍建设的品位和特色。

    均衡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区域内学校办学水平大致相当,教育质量全面提高,适龄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为促进城乡学校间教师队伍均衡,我市充分发挥城区教师,尤其是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组织送教下乡、举办业务讲座、城乡联动集体备课等方式,积极为农村学校培训骨干教师,实现城乡学校教师脑力资源共享。实行中小学校长定期轮岗制度,推行校长跨镇交流任职,全市每年都有10多名校级干部跨镇交流任职。在新教师选聘方面,更多地考虑了农村学校的教师需求,选聘的优秀师范毕业生优先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配置和年龄结构。

上一条新闻:人生在这里 重新起航      下一条新闻: 感受深刻的一次活动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关闭】   

 
   
* 评论内容:
* 昵称: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注意: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还没有评论,赶快抢沙发!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CopyRight © 东台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