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期以来,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纷纷奔赴农村,进村入户,深入到农村低收入农户家中,走访慰问低收入农户,与农户结成对子,帮助处于困境中的群众脱贫解困。
在结对帮扶活动中,不少党员干部带着十分的感情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暖风扑面、真心实意地展开各种帮扶活动,温暖了无数贫困群众的心,洋溢了人间互济互助的温馨之爱,更蕴含了党和政府心系民生、情系百姓的关切之情,受到了困难群众的欢迎和赞许。然而笔者发现,帮扶活动虽好、初衷甚嘉,但在帮扶过程中,仍有不少帮扶方式过于简单,还仅仅停留在送现金“输血式”的救济或送粮油物品“慰问式”的接济上。虽然这种帮扶方式能够直接惠至实处,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于那些困难已久的群众来说,则只能是解一时之难、暖片刻之心,而对于那些因病致贫、债务缠身,需要长期帮扶和摆脱贫困的特困户来说,则更无疑是杯水车薪。这样的帮扶,难以激起与困难群众之间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
那么,结对帮扶究竟该怎么帮、怎样扶?在笔者看来,由于不少受帮受扶的困难对象大多是“老面孔”,有些几乎是“困难专业户”,他们往往贫病交加,年复一年,难以脱贫,更谈不上致富。所以,各级部门和党员干部要建立正确的帮扶理念,既要扶真贫、又要真扶贫;既要用真情,又要出真招;在帮扶过程中做到不碌碌无为,敷衍了事,也不好高骛远,轰轰烈烈走过场。是要针对低收入农户家庭的不同困难程度、不同致困原因、不同帮扶需求等情况,确定不同的帮扶标准和帮扶方式,采取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医疗、送助学、送文化、送物资、送资金等多种帮扶措施,做到区别情况、因人施助、因难施帮,配套扶持,变单一的“输血式”为多元的“造血式”,切实帮助他们恢复或提高“造血功能”,为他们创造更多更实的脱贫机会和致富渠道。同时,不断完善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真正为他们筑起一道抵御天灾人祸,失业贫困的防线。如斯,“结对帮扶”活动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成效,才能让困难群众尽早摆脱“帮扶暂时脱贫,过后继续贫困”的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