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天气: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托起沿岸居民幸福梦
文章来源:东台文明网   点击率:435 发布日期:2014/5/31
【 文字大小:    】   【视力保护:        】

  崭新的水泥护坡,碧绿的生态草皮,清澈的泛着波光的水流……新街镇境内,整治一新的方塘河如诗如画,给居住在周边的人们带去了安逸,更带去了享受。

  方塘河,是我市堤东灌区骨干引排河道之一,也是通榆河沿岸大型灌排站富安泵站的输水河道。西起富安镇,东至方塘河闸自排入海,流经富安、许河、唐洋、新街、弶港5镇及市渔舍农场、市堤闸处,全长41.7千米,承担着区域引水、灌溉、排涝、航运等重要任务。新一轮沿海开发热潮又赋予了她新的历史使命,随着一级渔港的建设,她还将为渔港提供通航便利。方塘河自开挖50多年来,历经沧桑,尚未疏浚打理,平均淤积深度达1.5米,已严重影响引水、排水、通航等综合效益的发挥,综合整治已刻不容缓。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市水务部门的努力下,去年底,我市将方塘河整治工程列入“三重”项目,同时被列入2013-2015年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整治工程共分两期,一期整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拓浚河道10千米,方塘河闸上新建护岸0.8千米;二期整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拓浚河道9.7千米,新建挡墙护岸1.78千米,新建混凝土护坡护岸2.58千米,拆建中苴大桥。总投入近6000万元,涉及沿线弶港、新街、唐洋、许河和市堤闸处、渔舍农场等区域。

  如今,经过半年的全力整治,方塘河疏浚整治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5月底顺利通过省、盐城市联合组织的通水验收,5月30日放水通航,方塘河重现水清岸美。

质量为先 建设百姓放心满意工程

  方塘河整治工程不仅是我市重点工程,其最大的益处就是能提高引排蓄标准,为堤东东南部地区提供有保障的清水资源,提高这一地区的排涝标准,提升航运交通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为将这项民生工程办实、办好,方塘河工程建设处以保障工程质量为基础,从严把控各个施工环节,按照标准逐一落实到位。按照招投标程序招标,严格审查招标流程,确保让有实力、信誉高的施工方进场施工。注重施工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建立三级检验机制,即施工单位自查自纠,监理单位以护坡段每60米为一个单元跟踪验收,同时邀请第三方进行检测,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6个多月的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

  为赶在今年主汛期到来之前放水通航,我市平均每天投入人力400人,机械60台套,仅用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疏浚河道19.7公里,完成土方250万方,完成砼护坡2.58公里,悬臂式挡墙1.78公里,模袋混凝土护坡800米。

  仅就河道功能而言,方塘河整治后水量增大、“功力倍增”,供水能力极大增强,可满足堤东灌区东南片区的灌溉需求,将排涝标准从原来的不到5年一遇提高至10年一遇,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同时将以前的7级航道提升至5级航道,可供500吨的船只航行,为我市建设一级渔港提供了通航条件。

综合整治 凸显附加效益惠及民生

  一处处脏乱差通过整治变得干净整洁,一片片废沟塘被填平变成良田,一个个杂乱无章的码头变得规范有序。方塘河整治不仅仅是河道整治,还紧密结合当前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切实做到了整治一处,扮靓一处,使综合整治效益惠及更多百姓。

  在方塘河新街段,虽然还没有放水,但气势恢宏的护坡,整洁清爽的河岸已然构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新街镇段面长8公里,是整治工程的重点,也是一个亮点。该镇在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新建河岸扶栏,并进行岸边平土,近期将栽植绿化,打造一条集镇滨河风光带,全面提升镇区形象。

  唐洋镇中苴大桥位于该镇中苴村,原来是由村自筹资金50万元自行修建的桥梁,修建时间较长,且桥面不宽,载重能力不到10吨。方塘河整治工程中,中苴大桥得以拆除重建,工程总造价220万元,桥面总长89.08米,桥面总宽5.5米,桥面中线高程7.6米,跨径84米,与方塘河相映成景。同时,桥桩采用灌筑结构,桥身更稳固,载重能力提高至20吨。

  同时,在整治过程中,施工方利用疏排泥浆帮助许河镇、唐洋镇、新街镇填埋废沟塘37处,新增土地面积42亩,拆除沿河码头7处,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称赞。

以情动人 践行群众路线化解矛盾

  方塘河整治工程涉及多个镇区和部门,自然就牵涉到不少沿线农户和农田的征迁和临时占地。

  整治工程工期紧,任务重,矛盾协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推进速度。据工程建设处负责人介绍,工程沿线涉及的唐洋、许河、新街等镇,特经作物比较多,尤其是唐洋和新街镇,苗木种植密集,价值高。对此,建设处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避开大棚种植区和特经种植区,选择常规种植品种地区、废弃地、河坡老圩区作为堆土区,尽可能地减少农民的经济损失。为此,原来计划的19个堆土区变成了42个,土方运输距离长了,施工成本增大了,但却避免了不少矛盾。

  工程涉及房屋征迁7563.7平方米,征迁户32户,码头7个,其中工业企业6家,需移栽苗木近30000株,拆除渔网9000米。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建设处工作人员充分依靠当地镇和基层村组干部,成立征迁协调小组,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向征迁户宣传征迁政策,公示征迁文件和补偿标准。他们白天在施工一线监管,晚上与村组干部一道到农户家中做工作,有时甚至要亲自当“搬运工”。

  新街镇东兴村一户人家在征迁范围内,田里价值2万多元的10多棵银杏需要移栽。不巧的是,这户人家只有一名70多岁的老人留守,根本没有能力移栽。建设处联合新街镇政府帮助组织机械、人力移栽,并确保其成活率,此举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在集镇段,一户人家的房屋离岸边很近,如果按照原来设计的护坡方案施工,可能会影响到房屋的稳定性,为此,建设处连夜设计出另一套方案并付诸实施,为这户人家留出了近2米的“安全屏障”。

  长期处于马不停蹄的高强度工作状态,建设处中不少人都生了病,有人发过高烧,有人摔伤过腰,但没有一个人下“火线”,他们为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休息,坚守在工程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

上一条新闻:弶港镇伏季休渔不松安全弦      下一条新闻:高中村借方塘河整治新增耕地40亩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关闭】   

 
   
* 评论内容:
* 昵称: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注意: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还没有评论,赶快抢沙发!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CopyRight © 东台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