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天气: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申道山的孝行人生
文章来源:东台文明网   点击率:933 发布日期:2014/6/18
【 文字大小:    】   【视力保护:        】

  在唐洋镇唐胜村二组,有一个绿树环抱、幽静宜人的农家小院,三层小楼后是一排平房,小楼上,平房内,住满了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这里,就是“东台市唐洋道山托老院”,这家托老院的兴办人叫申道山。

  行孝之旅,始于20年前与一位老人的偶遇

  20年前的一天,当年还是木匠的申道山,因事去海安的李堡镇姑姑家,碰到了也到李堡走亲戚的何姓老爷爷,这位当年已86岁的老人,家住如皋城里,5代同堂,全家和和睦睦。申道山说,尊老敬老,以孝为先,是他这个家族代代尊行的祖训。一番交谈后,何姓老人觉得这个年轻人有着至善至孝的家风,于是提出了去申道山家看看的想法,申道山没有犹豫,当即用自行车将老人驮回了家。

  这位何姓老人在申道山家住了5天,不仅看到了申道山夫妇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一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特别是两代人之间在孝道话题上的心灵共鸣,使这位老人萌生了一个想法:住到申道山家里来。这一想法虽然使申道山感到突然,但遵行孝道的申道山却没有一丝犹豫,满怀诚意地希望这位老爷爷来他家养老。

  “赡养老人,外人怎抵得上自家儿女的孝心。”当初,何姓老人的这一举动,不仅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他的亲戚也都认为是心血来潮,一位与何姓老人沾亲、当年也已经80多岁的张姓老爷爷,在何姓老人卷起铺盖住到申道山家后的几天,以探望的名义从如皋来到申道山家,本来还将信将疑的张姓老人,看到何姓老人在这里生活得既舒心又安逸,竟然也提出了经常来这里住住的要求,申道山同样欣然应允。此后,何姓老人一直住到7年后的终老,而张姓老人在此后的晚年岁月中,大部分光阴也都是在申道山家度过的。

  随着20年前何姓老人和随后几位老人的到来,当时还是唐洋轧花厂职工的申道山,渐渐感到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于是在17年前离厂办了一个生产小型锯木机的小厂,几年下来,也有了些积蓄。后来,这个小厂虽然因锯木机销售行情不景气而停办了,但附近不断扩大的苗木生产规模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申道山乘势将自家的10来亩庄稼地改成了栽培经济苗木的园圃,用以维持赡养老人所需的基本费用。

  申道山说,这20年一路走来,离不开他家人的支持,他的爱人张贤梅,20年来有如保姆般无怨无悔地侍奉着每一位老人,她说,有老人陪伴,为老人们做点事,心里就感到踏实。而让申道山感到欣慰的是,就连他两个在上海发展的女儿,不仅感佩父亲敬老爱老的赤诚之心,而且时不时地主动给父亲提供资助,前年,家中的房屋需要翻修了,父亲在电话里和女儿念叨了一番,女儿就陆续给父亲汇来了10万元钱。申道山说,家人的支持,是他最大的动力,代他人尽孝道,他这一生肯定是要坚持做下去的。

孝行大爱,太多感人的故事感动了太多的人

  中国有句古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的孝行尚且值得夸赞,而“以及人之老”的大爱则更是令人崇敬。从何姓老人来这里养老起,20年来,先后有不下100位没有血缘和亲缘关系的老人在申道山家安享过他们晚年的时光,这些年老力衰甚至是病魔缠身的老人,其中有长期在这里养老的,也有间断来这里住住的,还有因家庭矛盾而离家出走被申道山暂时收留的。为了这些老人,申道山一次又一次所倾注出的大爱之举,可以说都是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1999年冬的一天,家住唐洋镇农场村的一对老夫妇来到申道山家,丈夫姓曹,患有较为严重的肺气肿,家中十来亩地将老奶奶拖累得无力再来照顾生病的丈夫。面对这两个老人,申道山的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当即说:“到我这里来吧,生活上,我们吃什么你吃什么,身体有病,需要看的我们送你到医院去看。”自此,这位曹姓老人在这里一住就是10年,直到去世前十来天才回家。十来年中,除了他的老伴偶尔送些自家地里产的农产品外,申道山没有向他们收过一分钱。

  申道山代他人尽孝的故事,在十里八乡渐渐地传开了,5年前也传到了他中学时代的一个同学那里。2009年4月的一天,这位在市文化部门工作的同学来到了申道山的家,在与老人们一番交谈后,这位深受感动的同学建议说,还是到民政部门申请注册一个民间养老机构吧。其实,在申道山看来,他只是在做力所能及的善事,因为无所求,也就从来没有到民政部门走动过一次。在经同学一番开导后,于是跑了趟市民政局。这一跑,更加坚定了申道山发展他养老事业的信心。

  在办理民间养老机构登记注册的过程中,市民政局的同志告诉申道山,国家不仅要发展由各级政府兴办的福利养老机构,同时也鼓励和支持社会上热心人士举办非营利或营利性的民间养老机构。对此,申道山解释说:“我办养老院,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市民政部门的人认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公益心,应当予以支持和扶持。随后,他们主动帮助申道山整理注册登记的相关资料,按照申道山的要求登记注册了一个非营利的民间养老机构——“东台市唐洋道山托老院”。其后,市民政部门的人又几次登门服务,指导申道山完善运营机制,并向上为“道山托老院”争取了每张床位3000元的扶持资金和5万元开办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的项目资金。

弘扬孝道,这里有志愿者服务“不散的筵席”

  在“道山托老院”,有一位50多岁但看上去要年轻些的妇女,叫韩晓红,她来这里已近3年了,老人们的饮食起居和地里的活儿,都是她和申道山夫妇一起忙乎。不过,她不是申道山的雇佣工,而是一个不计报酬的志愿者,这里叫做“义工”。原来,韩晓红的娘家在新街镇,早年嫁到了泰州。2年多前,年老的母亲因患重病卧床不起,因为她当时还在工厂里上班,不能成日里来服侍母亲,妹妹的家虽然离娘家近一些,但因家庭拖累也不能完全抽身,于是妹妹提议让母亲住到“道山托老院”来。对母亲来这里是否能得到很好的照顾,韩晓红开始还比较怀疑,但当她看到申道山专门为她母亲买来了升降床,又看到申道山夫妇有如儿女尽孝般的悉心照顾,韩晓红感动了,于是在她母亲去世后辞去了工作,来这里做起了长年义工。

  “道山托老院”是一个农家小院,也是一个老人世界,现在,常年在这里养老的老人有20来位。就在这个农家小院的厨房里,申道山支起了一个3口大锅的土灶,其中一口最大的铁锅直径有一米多,外间摆放着2张圆桌,一日三餐,老人们围坐在圆桌旁用餐,有逗笑的,也有礼让的,无忧无虑,融融乐乐,温馨一片。老人们似感慨、又似打趣地说,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的“筵席”就没有散过。确实,多少年来,申道山为老人们开设的“筵席”从没有间断过。

  申道山坦言,他开办托老院,让老人们有所依、有所养是他的宗旨,不谋利是他的底线,但完全不收费他也难以支撑。因此,那些有固定收入或者经济上有来源的老人,申道山还是根据老人的意愿收取适当的生活费用,而对于那些在生活上、经济上确实无助的老人,他则是完全免费。从唐洋供销社已退休20多年的张家春,自己还有肺心病,老伴儿半身不遂,2年前的一天夜里,他的肺心病复发,老伴儿又指望不了,无奈之下他拨通了申道山的电话,申道山当即叫了辆出租车,把老夫妻俩接到了托老院,连续治疗几天后,老人康复了。自此,老夫妇俩决定在“道山托老院”住到终老,并坚持给申道山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费。

  在“道山托老院”院内,有一个镶嵌着“董永卖身葬父”等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的图文画壁,申道山说,这是为人子女的一面镜子,对于那些与父母发生赡养矛盾的子女,他经常用这些故事去感化他们,以延续子女与父母间的亲情。多年前,一位家住李堡镇丁所村的老太太,与儿子发生赡养矛盾后离家出走,在外流落了几天后被一位好心人送到申道山这里住下。由于母子间积怨已久,申道山和这位老太太的亲戚一起,前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母子间进行调解,最终还是弥合了亲情间的伤痕。十几年来,经申道山调解而化解赡养矛盾的家庭就有几十个。他认为,让更多的儿女去孝敬和关爱老人,这是他行孝行善的初衷,也是他的一份社会责任。

上一条新闻:市交警大队“安全生产日”交通安全宣      下一条新闻:新舍能人王晓兵热心公益捐款修路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关闭】   

 
   
* 评论内容:
* 昵称: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注意: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还没有评论,赶快抢沙发!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CopyRight © 东台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