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造福百姓。近年来,我市紧扣农民收入五年倍增目标,着力拓宽增收渠道,夯实增收基础。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312元,继续位居苏北第一。
新街镇东海村是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观察点调查员张云飞家中有一组数据:2003年东海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091元,2013年年底这个数字达到了16871元,足足翻了4倍。“这应该要归功于规模设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经纪人的兴起。”张云飞说。
近年来,我市突出龙头引领、科技创新、典型示范三大重点,坚持走设施化、机械化之路,围绕肉制品、茧丝绸、海水产品、瓜果蔬菜、家禽、精制粮油、甜菊糖、保健食品等八大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格局,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鼓励发展钢架大棚生产,推广蔬菜生产喷滴灌设施。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高效农业5万亩、设施农业1.5万亩,全市年纯收入百万元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56个,设施农业比重提高到30%。随之而来的是,西瓜、青椒、胡萝卜、蛋禽、山羊、蚕桑等10多项农产品生产规模、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全省之首,成为农民致富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大力实施农机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紧紧围绕农机科技“进园入社到户”,解决农机科技“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问题,推广范围涉及水稻机插秧、秸秆机械化还田、高效设施农业、玉米机械化生产、三麦机械化生产、淡水海水养殖六个方面。去年,我市共举办农机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培训班6期,培训技术指导员150人次,培训科技示范户501户,辐射带动10120户。专家组成员平均入户累计达96天,维修机具、排除故障214次,有效促进了全市农机农艺结合,提升了农机科技创新水平,帮助农民“轻松”种田。
为更大力度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我市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基地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发展规模经营、合作生产、订单农业,让农民从生产经营中获益。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84个,总数达到2050个,入社成员达31.88万户,合作社总数和入社成员数继续位居盐城第一、全省前列。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组织比重提高到97.5%。鼓励引导专业合作社进行实体化改造,新建示范基地、购销设施、加工整理、冷链物流等经营项目,增强服务功能。新上投资30万元以上实体项目的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19家。全市建成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8家、省“百佳”合作社2家、省“五好”合作社22家、盐城市级“五好”合作社138家。
高效设施农业“腾”出了农民的不少精力,就业创业成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一方面,我市通过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在增加资产性收入的同时,解放农民的双手,出台相关创业优惠政策,各镇街道均成立“农民创业指导中心”,就近给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创业指导,扶持农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另一方面,我市积极鼓励和指导农民就近转移、返乡就业,加大用工推荐服务活动频次,实施全市性招聘会、专场招聘会、劳务集市以及常态化招聘相结合的用工服务模式,在“五一”等重要节日举办大型用工洽谈会,月度分行业、分专业举办“双十企业”、“五十强企业”专场招聘、周五劳务集市。
由于各种原因,我市极少部分农户还较为贫困。为让他们共享发展成果,走上富裕的康庄大道,我市大力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攻坚工程,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的4730户贫困户,组织110个部门单位4700多名党员干部实行结对帮扶,并采取镇区部门统筹帮扶、村组干部参与帮扶、完善政策托底帮扶等措施,确保提前一年完成省定脱贫任务。捐衣、捐物、介绍工作、送去农业生产物资、指导生产技术,一个个党员真诚奉献、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举措,或是帮助农民解了燃眉之急、或是帮助其自我“造血”,实现致富。
此外,我市还积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建立农村低保、五保、优抚定补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形成了多渠道、全覆盖的富民增收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