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资料:许德芳,女,52岁,富安镇富东社区十灶村四组村民。她幼年因患重病被截去四肢,虽然身患残疾,但她不屈服于命运,不向国家、集体伸手要一分钱,用自己残疾的身躯撑起了幸福家庭的一片天。2007年当选为盐城市自强不息先进个人,2008年当选东台十佳文明新事,其事迹被《江苏卫视》专题报道。
初见许德芳,是在我市2008年度“十佳文明新事”表彰大会上,当矮小的她用残肢一步一步登上领奖台时,场内顿时响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站在领奖台上,捧着证书,许德芳带着些许不安,带着些腼腆。
再见许德芳,是在她十灶村的家中,她正在屋后井边洗衣服。失去了双手,可许德芳却有自己打井水的方法。两只手肘,左绕一下,右绕一下,交叉扯着水桶绳,一圈一圈将绳子绕在手肘上,直至一桶水拎上来, 再用双肘倒入洗衣粉,揉、搓、洗、挤,一气呵成,显得那样的娴熟。
“你这样一件一件地用搓衣板洗,手臂不疼吗,冬天也冷的吧?”
“还好,习惯了,都磨出老茧了,不过,搓的时间长了的话,还是有点疼。”
今年52岁的许德芳,四岁那年因患重病被截去四肢,突如其来的病魔,让她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成为已往,早早地比别的孩子多了份懂事、多了份沉稳。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许是许德芳骨子里的那份傲气,在许德芳的字典里,没有“不会、不行”之类的字眼。到了上学的年纪,看着兄妹们每天高高兴兴地背着小书包去上学,而自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她年幼的心里是酸楚的,又不能和父母诉苦。小德芳只能偷偷地翻开他们学过的书本,悄悄用残臂拣起他们用剩下的铅笔,双肘紧紧夹着笔头,开始了横、竖、撇、捺,双肘夹不稳,铅笔滑倒了,再重新艰难地把铅笔夹起来,再写,写歪了,从头再来,就这样坚持着,认识了A、O、E,会写了人、口、手……
回忆起初学字、认字时的情景,许德芳露出孩童般的笑:“多亏了那时富东小学的谢主任,是谢主任听说自己的事情后,主动登门,竭力劝说,承诺减免一切上学费用,自己才在10岁那年,和同龄人一样,背着心爱的书包,趴在同学们的肩上,直接坐进了二年级的课堂。那时候,不单是铅笔字,就连毛笔字也写得挺好的……只不过,若不是家里姐妹多,实在太困难,至少,我能将小学读完。”深深的遗憾不经意间流露出来。两年后,因为家里发生一些变故,小德芳不得不和喜爱的课堂、相处融洽的小伙伴们挥手告别,辍学回家。从此,年幼的小德芳开始了“全职家务劳动”的日子,打猪草、挑羊草、烧锅、做饭、洗衣、织毛衣、缝纫……这些事情,许德芳做得比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熟练,揉着早已被磨得发亮的双肘,许德芳笑笑,“有些事情,别人只能帮你一时,却不能帮你一世,凡事总有个过程,做做就顺手了”。
是啊,做做就顺手了!24岁嫁到婆家后,许德芳面临窘迫的家境,又毅然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两个女儿出生后,上学要花销,光靠种4亩地根本负担不起。许德芳除了负责家务,还从本地厂里争取到了一个在家做外贸加工活的机会,经过一个多月学习,许德芳开始每天缝制外贸床单。穿针,画线,这对于正常人来说也需要时间才能熟练,许德芳则花去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当时手上被扎破了许多地方。”她说:“别人平时每天只要做七八个小时就能完成任务,而我从早上7点就坐到缝纫机前,每天要做15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任务,每个月也能挣个一二百元,那几年孩子们的大部分学费都是我负担的。”
“如果确实没有钱了,怎么办?”
“没有共产党,说不定我们一家早就饿死了。现在一个月也有将近300元的补贴,我家的日常开销都是从这里面出的。”许德芳满心感激,“我自己有“手”有“脚”,不想向别人伸手要,别人送东西我都还回去,共产党的好我该怎么回报啊!”
“我们跟她相处得都很好,她平常不要我们帮忙,反而还经常帮助我们呢。”邻居沈红雨边做活边说:“她虽然没有手,但比我们都巧,我儿子线衣破了,我们都补不起来,她拿过去几十分钟就补好了,她做的外贸加工活比我们还细致。”
两个女儿都出嫁了,许德芳却仍然忙碌着:帮丈夫忙忙田,为孙辈们织织毛线,她用灵巧的“手”编织着未来。 (朱玉兰 王冠 周元生 许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