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重阳节,安丰镇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老年节庆祝活动:将有5位百岁老人的东光村命名为“长寿村”、给朱良玉等13位90岁、80岁、70岁退休老同志祝寿、表彰联合、九桥、建设居委会、镇敬老院等4家老龄工作先进集体、丁桂宏等28名尊老敬老先进个人。该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大力扶持老龄产业,让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享受到了美丽安丰建设的丰硕成果。
2014年是老龄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的第一年。一年来,安丰镇各村(居)通过广播、橱窗、印发资料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老年法,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贯彻实施老年法中,打造了新亮点,创造了新特色。
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
在发展老龄事业的过程中,安丰镇20个村(居)先后办起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站率达100%。九桥村投资近3万元,将一栋旧厂房粉刷一新,每间都装上了电灯、电扇,总面积超过80平方米,受到市老龄委领导的肯定。已建站的联合村,原来租用了该村一村民的楼房,不便于开放,现与村卫生站一起新建一幢90㎡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下灶村巩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办站成果,按要求一室不少,一件不缺,床铺、被单整整齐齐。
在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的同时,该镇进一步加大了镇敬老院的投入。投资近300万元,新建了1100平方米的公寓楼。改扩建后的镇敬老院建筑总面积3000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视野开阔,环境宜人。新办“爱心超市”、浴室,并申办了“便民宝”,方便老人的取款需要。
进一步落实各项惠老政策
全镇60周岁以上老年人12507人,发放优待证12000余人,发放率达到96%。70周岁免费乘车证办证率达90%以上。同明、通榆、东风等不少村(居)老龄委专职干部工作不厌其烦,几乎每月去市区一次,帮助办证,全镇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乘座公交车凭证享受半价优惠,70岁以上免费乘车,老人们感到的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一种尊严。
全镇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2097人,其中,90岁以上的老人220多人,都能分别享受到每月50元、100元的尊老金,老年人感到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该镇现有11位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二点二,是联合国长寿标准的3倍。其中东光村就有百岁老人5位,被镇人民政府命名为“长寿村”。百岁寿星每月300元的长寿金,都是由镇老龄委按季度由专人领取,及时发到每位百岁寿星家中。
该镇积极启动“安康关爱行动”,共有703名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对老人受到意外伤害的能积极做好理赔工作。东风村徐广英是建国前的老党员,今年不慎被开水烫伤,村老龄委专职干部没有要老人跑一步,专程去市区三趟,获得了保险公司500元的理赔金,老人得到这笔钱,非常感动。
文体活动和维权工作“双管齐下”
安丰镇依照《老年法》,开展多种适合老年人群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成功创建省老年体协示范乡镇。在古街保护建设中复建东淘古戏台大广场,在新镇区兴建水景公园、滨河风光带、心斋园,每天早晨在这个路段、场所健身活动的老人达600多人。今年6月在体育节启动仪式上,街道社区老年体育爱好者参加了文艺体育项目的表演,活动亮点纷呈。
法律赋予老年人受赡养扶助权利、财产所有权、婚姻自由权、住房权、继承权等诸多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合法的权益常常被侵犯,有时往往发生在家庭内部。镇村老龄组织敢于作为,积极维权。联合村对全村582人享受基础养老金和国家尊老金的老人,组织村组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了解,看“两金”领取权是否在老人手中,保证100%的老人真正享受到“两金”待遇。为做好老年人的维权工作,镇老龄委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查,写出《农村老年维权工作的调查和思考》的调研论文。
尊老敬老好儿女不断涌现
尊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安丰古镇发扬光大,蔚然成风,一批又一批孝亲敬老好儿女、先进个人不断涌现。
立新居委会印铁官今年56岁,妻子10多年前去世,儿媳在外地工作,他与94岁的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多病,常年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他像抚养婴儿一样照料老人,一日三餐一口一口地喂到嘴边,每顿七、八种药,一粒一粒地送到口中,大小便尿布一块一块去洗,从不叫一声苦。今年阴雨天气特多,为便于晾晒尿布,他在本没有廊檐的平房前加上了宽宽的铁皮瓦,可以同时晾上几十块尿布。自己房间连台电风扇都没有,却在几年前就给老人装上了空调,冬天24小时不关。每年农历四月初一是父亲的生日,他都要忙上可口的饭菜,替父亲祝寿。他为了父亲,不能离开这个家,至今仍是单身一人。久病床前见孝子,印铁官受到街坊的一致好评。
新榆村好媳妇雷芳,1991年从重庆嫁到新榆五组薛小平家,三年后公公突然中风,卧床不起,婆婆体弱多病,丈夫外出打工,公公的吃喝拉撒都得雷芳一人承担,还要种7亩承包地。祸不单行,今年80岁的婆婆又中了风,双肩担子一人挑,为了这个家,她20年来未能抽出身回去一次看望自己的父母。左邻右舍交口称赞说“雷芳既扎根,又孝顺,比亲生女儿还要亲”。
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而在民主居委会还传颂着哥哥爱亲助残关心弟弟的故事。民主社区张德勤今年63岁,从20岁起就成为一个失智、失能的重度残疾人。在他面临生存困难时,哥哥张德余毅然挑起照应他的担子,饮食起居、剃头洗澡、穿脱衣服,全靠张德余一人打理,有时大小便一屙一铺,都是老张一一去洗,由于弟弟是一精神病人,有时还要对老张无端殴打,可张德余无怨无悔。四十多年来,一万多个日日夜夜,张德余无怨无悔地伺候弟弟,用他的行动谱写出一曲手足情深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