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干部创事业。”这在我市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行动。近年来,我市积极创新思路,完善政策体系,倾力做优服务,更大力度推进全民创业,最大限度激发全民创业潜能,形成了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今年1-10月份,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2424户,新增一般纳税人181户;吸引返乡人员回家就业2658人,自主创业456人。
激情涌动,千帆竞发逐浪高
在我市,无论是人流如织的城市,还是广袤无垠的乡村,都闪现着创业者的身影。他们用汗水诠释着实干成就梦想的真谛,浇开了万紫千红的创业之花,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森虎商贸“当家人”梅虎进是三仓人,四年前他放弃国有企业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乡创业,在电子商务领域筑造自己的“梦工场”。从起步时的几台电脑,发展到拥有近百名员工、仓储面积2万平方米的电商龙头企业,从最初的以经销为主发展成为南极人、北极绒、波司登、雪中飞、浪莎等知名品牌的网上销售代理商,进而推出自主品牌JBOX在网上独家销售,短短几年时间,森虎商贸形成了从采购、物流、网络维护、产品推介、站内营销到客服、后勤等完备的电商企业组织机构框架,目前日均线上销售近万单,销售额跃居盐城电商企业前列。
在我市民营企业中,有一群这样的“创二代”,承续和超越着艰辛创业的父辈,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灿烂人生,江苏和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钧羡便是其中一位。2010年,赵钧羡从上海财经大学硕士毕业后,婉拒了中海油等央企伸来的橄榄枝,毅然回到家乡东台,接过父辈的“接力棒”,力推企业升级,从初级胚料的生产转而主攻钻杆接头高端市场,不断抢占行业竞争制高点。目前,企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钻杆接头制造商。
溱东镇草舍村曾是一个“家家机器响,处处是作坊”的不锈钢小五金加工专业村。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家庭作坊型的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大育强小作坊,村里先后筹资建设村工业园区和农民创业园,“三通一平”的园区建好后,很快就吸引了全村多家小作坊入园办新厂,为该村工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如今,该村1068户农户中,创业的个体工商户就有558户,占总户数的一半以上,定报企业94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全民创业村。为了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该村每年都组织村组干部、党员、有志能人出去学习取经,考察市场,选择致富项目,带头创办实业。目前,该村村干部人人有致富项目,有劳动能力的党员80%以上创办经济实体,并积极发挥帮带作用,每人帮助2-3名困难群众创业致富,共同走上全民创业致富路。
新街镇新街村是全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村”。该村821户村民中,有40%左右的人开起了网店,成为电商,原本跟土地打交道的农民,逐渐成为电子商务的弄潮儿。该村党委书记孟小华介绍,村里的电子商务始于2000年,那一年村民崔晓春率先在网上注册网店销售船用救生用品,几年下来,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利润率,也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网络销售的“财富效应”逐渐显现。在崔晓春的影响下,村里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一行列,网络销售也从二产延伸到一产和三产,盘活了该村船用救生用品和苗木两大传统产业。目前,该村在阿里巴巴、淘宝、百度、惠聪等网站注册的网店达305家,去年的销售额达5340万元,吸纳从业人员1510人。为推动该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该村在村部设立了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服务,同时成立电子商务发展基金,为有意网上开店的村民提供信用担保和资金支持。
潜心筑巢,引来金凤栖满枝
筑好良巢,才能引来金凤凰。去年9月,我市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的意见》,在简化行政审批、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空前突破。今年初,又出台了支持工业发展“新八条”政策,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做大做强,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创新创优。同时,组织编印5000册全民创业政策汇编,免费发放到基层群众;利用春节,对返乡人员发放创业指南10万份。1-10月份,我市共举办创业培训班近50期,培训近8000人次;专题召开融资协调会议8次,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238笔11.89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50万元,其中向农民发放贷款130万元;严格兑现奖励政策,先后分两批对全市233户企业及镇区奖励5970多万元。高含金量的政策意见,大力度的宣传造势,全方位的奖励兑现,极大激发了群众的创业热情。
结合“载体建设年”活动,我市加快推进各类创业载体建设,按照“一园一特”发展思路,坚持市场化导向,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标准厂房,降低创业成本,增强孵化能力,最大限度为创业者“搭台唱戏、借梯登高”。1-10月份,全市新建标准厂房38万平方米,新建创业服务平台11家。沿海经济区创业老板自筹亿元资金建设标准厂房,自主招商,着力打造环保设备生产专业园区;溱东镇开庄、草舍利用集体积累投资建设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带动分散企业集聚发展。在以机械配件、环保设备为主导产业的许河镇全民创业园,首期规划建设185亩,新建标准厂房30幢,对入园企业手续办理、招工用工、矛盾协调、供水供电等方面实行“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为加快推进该镇全民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平台。目前,许河镇全民创业园已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2.5亿元,新建标准厂房8幢,总建筑面积达24800平方米。唐洋镇心红机械创业园,依托生机勃发的经济载体,完善的配套、优惠的政策,吸引了一个个本地能人和外地客商来园区投资创业,耀强机械、贝斯特机械、带锯机械等项目纷纷落户,成为拉动唐洋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尝到“甜头”的唐洋镇再度发力,在园区南侧新建二期工程,全部按照新型机械工业标准建设,已有数控剪折弯机、一体化畜牧机械、自动送料机等中小项目签订入驻协议。
与此同时,我市着力打造创业特色街区,在市区及重点镇建成餐饮、休闲、文化等特色街10条,拥有商户近千家。滨河新天地美食街、西溪古城文化街、沿海经济区渔美人商业街等特色街区,吸纳入驻商户近100家,成为商业繁荣、人气旺盛的创业高地。加快建设创业专业市场,全市共建成大型专业市场20个,德润广场、安丰镇乾家居广场、城东新区永宁汽车城等专业市场,新开发土地面积20万平方米,吸纳经营者233户,成为品质一流、影响较大的服务业集聚地。三仓现代农业示范园、新街苗木市场、南沈灶青椒市场等农业类专业市场,新培育经营者超200户,成为吸引带动当地群众创业致富的优秀载体。
创新服务,催开创业富民花
服务创新,也是生产力。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12条改革意见56条改革要点,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依据改革要点,重点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多元化建设创业载体、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等方面求突破。
东台工商局把推进“六式法”服务作为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有效手段,先后登记企业近2000家,提供“六式法”服务200多次,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预约式”受理,通过媒体或者公告栏公示受理服务人员的联系电话,对企业和投资人有服务要求进行受理,预约接待时间,不让企业和投资人“跑白空”;“免填式”申请,在推进网上登记的同时,对重大项目登记可由登记注册人员根据申请人的口授填写相应的电子表格,然后打印交由申请人完善签章;“快餐式”指导,区分不同登记类型制作各类示范文本,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给企业,帮助企业快速完善登记材料、快速领取营业执照;“保姆式”协助,对重大登记项目,涉及到上级机关协助登记注册的,由登记注册人员陪同到上级机关协助;“一站式”领证,与相关部门、机关科室及各基层分局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解决企业在办理登记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并联系质监、税务部门进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地税登记证“四证联办”,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办结”;“跟进式”帮扶,在登记注册后的6个月内,对新办企业进行回访,了解企业的投资开业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和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跟进落实服务措施。
7月10日,在东台工商局的倾心服务下,江苏华大水产实业有限公司顺利地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华丽转身”。华大水产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500万元,主要从事海洋水产品的养殖。为进一步扩大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公司拟成立集团,同时转型升级为股份有限公司后上市。公司已将上市的一系列材料上报,按照券商要求,公司必须在7月10日之前完成改制手续。7月7日,公司委派申请人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登记注册窗口,咨询公司变更事宜。工商窗口当即决定指派专人实施全程跟踪服务,陪同申请人赶往盐城。一方面,由盐城工商窗口将拟变更的母公司名称及拟设立的集团名称同时上报给省局远程核准,另一方面,由东台工商窗口帮助企业完善集团设立登记资料。在两地工商部门的联手服务下,仅用3天时间申请人就拿到了崭新的“江苏华大海洋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和“江苏华大海洋产业集团”登记证,企业离上市又前进了一大步。
为充分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我市对新办民营企业放宽了市场准入领域。社区、楼宇、校园可以设立创业服务中心,对从事商贸流通、家政服务等不需前置审批的网点,实行统一备案管理,相关网点无需单独办理营业执照。去年10月25日,我市首张“集体执照”——“东台市富民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花落新坝社区。据了解,该“集体执照”的性质为集体法人营业执照,以新坝社区作为主办单位,注册资本3万元,将社区内的创业信息咨询服务、家政保洁服务、服装鞋帽及家用电器等商品销售、自行车五金修理、商务信息咨询服务的经营点统一纳入创业服务中心,作为其属下网点。今后,社区内有创业意愿且暂未办理证照的居民,可以挂靠利用这张“集体执照”开展合法化经营,单个经营点不必再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而是由社区创业服务中心审核,经工商部门确认并备案登记,接受监督管理。
有点子、有技术,却缺乏资金,往往是困扰创业者的一大难题。今年以来,我市各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全民创业大局,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降低创业者融资成本,为我市创业者送来了“及时雨”。许河镇养猪大户崔四龙从事养猪行业多年,目前养殖规模已经达到200头,同时还从事羊肉加工和销售。然而,自从前两年规模扩大后,资金明显跟不上需求。为了填补资金缺口,崔四龙只有通过亲戚朋友和社会等渠道融资。后来,东台农商行许河支行一班人来到崔四龙家,向他推介了该行的“阳光信贷”产品,并对其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盘点了固定资产和库存情况后,初步落实了担保措施。第二天上午,崔四龙便接到了许河支行打来的电话,告知他的授信申请已经提交会办,获得初步授信30万元。现在,崔四龙再也不为明年的资金发愁了,还帮助推介“阳光信贷”的好处,当起了“阳光信贷”的义务宣传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