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天气: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民生优先——发展成果百姓共享
文章来源:东台文明网   点击率:1558 发布日期:2012/1/7
【 文字大小:    】   【视力保护:        】
   新年新气象。新年第一天,全市68个项目集中开工竣工,推进经济大发展的浓烈氛围扑面而来。对众多普通市民百姓而言,尤为令他们关注的是第二主会场集中开工的三个项目:城乡一体化供水、市应急水源库通水典礼和南苑水厂十万吨技改扩能项目。三个项目既是我市加快推进区域联网供水工程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市人民生产生活中的一件喜事。更为重要的是,市民百姓从中体会到市委、市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关注民生幸福的鲜明导向。

  据了解,2011年,我市民生总投入超过20个亿。其中教育医疗支出8亿元,增长23.1%;社会保障支出9.61亿元,增长37.1%;惠农保障支出2.34亿元,增长24.6%;其他支出1.1亿元,增长23.3%,财政用于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支出达50%。组织实施20项民生工程,完成投入10.8亿元。市委、市政府秉承“感情贴近群众、利益惠及群众、政策激励群众、干事为了群众”的工作理念,兴办推进民生实事工程,着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得到解决和落实。

  让全市百万人民同饮长江水。先后投入近3亿元,推进堤东地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堤东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先后铺设市到镇供水主管道107公里、镇到村供水管道310公里,改造村内配水管网4770公里。目前,堤东地区原有的200家镇村水厂已对接转供地表水176家,并正式通水,剩余镇村水厂亦将于春节前通水。建设应急水源库,是为了预防我市泰东河饮用水源污染突发事件,确保城市供水万无一失,经过4个半月的紧张努力,目前工程已全部竣工。应急水源库总有效库容30多万立方米,可为区域供水提供3天左右的应急备用水源。新开工建设的市南苑水厂技改扩能项目,总投资1.4亿元,工程建成后,南苑水厂的供水能力将由现在的每天10万吨提高到每天20万吨。为进一步推进堤西地区联网供水打下基础。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向纵深推进。我市在盐城率先开展了以“爱我家乡、清洁家园”为主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特别是自2011年8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我市开启了建设“康居乡村”创建工程的步伐,再掀环境整治高潮。随着环境整治、生态村建设、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程的深入推进,我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富裕起来的农民享受到清洁优美的环境。

  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2011年12月25日,市区230户困难家庭喜领新房钥匙,入住黄海花苑。黄海花苑总投资6000多万元,是到目前为止我市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安居工程,其规模在盐城独一无二。工程自2010年11月开工建设以来,建设者们不畏严寒酷暑,抢晴天、战雨天,保质量、争速度,确保了工程提前交付使用。据了解,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主要有四项:开工建设廉租房250套,经济适用房400套,新开工和筹集公共租赁房850套(间),完成危旧房改造项目2个,面积3.75万平方米。黄海花苑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前一个月,泰山新村二期限价房通过验收、站前安置区工程封顶……去年,我市各项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均已超额完成省和盐城市下达的任务,累计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达3.5亿元以上。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全市医疗卫生行业的龙头和品牌建设、教育布局调整加快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改造工程、农村敬老院“关爱工程”建设,80岁以上的老人喜领尊老金……一件件实事办在了市民百姓的心坎上,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事业的进步。

  在有形的民生实事工程之外,更多的工作体现在提升市民收入、构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社会管理水平提升。建立健全了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基层基础建设实现人员配备、经费保障、阵地建设、责任落实“四到位”,选优配齐了各基层派出所所长,并挂任镇区党委政法委员或副镇长、副主任,进一步强化了基层社会管理力量。健全完善信访联席会议和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制度,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开展冬季严打行动,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群众收入不断增加。围绕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目标,深入推进创业富民,扎实开展“三送一帮”扶持创业活动,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3500户、个体工商户突破2万户,新增注册资本135亿元。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在盐城率先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新增就业1.9万人。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超2.2万元。

  社会保障日趋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全面加大各类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的同时,针对困难企业职工、被征地农民、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人员等困难群体,综合运用政府补贴、爱心助保、社保补贴等方式,将更多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大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新农保参保率、新农合参合率均达99%以上。新实施了困难群众物价补贴、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特殊群体丧葬服务费减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尊老金等一大批惠民政策。全面提高了城乡低保(城市低保由每月300元提高到350元,农村低保由180元提高到210元)、五保供养(集中供养由每年3800元提高到5800元,分散供养由2600元提高到5000元)、孤儿生活保障(机构养育孤儿生活补助由每月1000元提高到1200元,散居孤儿由600元提高到685.5元)、大病医疗救助(封顶线由每人每年1.2万元提高到1.5万元)等保障标准。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共建成128个,镇级敬老院组织体系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院(站)实现城乡全覆盖,全科医生、乡村医生配备比例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优质幼儿园比例达到60%;组织申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基本教育现代化标准学校达34%;不符合三星级标准的高中学校逐步撤销,目前已有4所三星级以下高中停止招生;职教中心成功申创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城乡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人数分别达到40%和30%。其他社会事业同步推进。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全市新增农村客运车96辆,溱东镇开通镇村公交;计生服务水平日益增强,建成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国家示范站1个、省示范站5个;年内堤东地区区域联网供水力争全面建成。

  新的一年,我市将进一步推进落实民生幸福工程,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就业型经济,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拓展社会福利范围;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大力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同时,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组织体系,落实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发展民生事业。按照省目标要求和我市“十二五”目标任务,到2015年,我市将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年均增幅15%。同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住房保障体系、社会养老体系,统筹各项民生事业发展。

  美好幸福的未来,将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加快实现。(张一峰)

上一条新闻:我市启动困难群体免费安装收视数字电      下一条新闻:我市卫生工作受到盐城考核组肯定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关闭】   

 
   
* 评论内容:
* 昵称: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注意: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还没有评论,赶快抢沙发!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CopyRight © 东台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