弶港之美,美在城镇与产业相得益彰,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你看那随风旋转的风机叶、熠熠发光的光伏晶片,恬静悠然。还有那蓝天、碧水、绿草、粉墙、青砖、黛瓦映衬,宛若一幅清新明净的海边风景画。
沿海“洼地”变成投资“高地”
面朝大海、开发沿海、接轨上海。
近年来,随着沿海开发风生水起,投资环境日益改善,20平方公里的港区云集企业70多家,年销售突破20亿元,成为支撑东台产业发展的第一板块。
这里,不仅集聚了中粮、华大、光亚等一批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还汇聚了国华、华电、中节能、国机等10多家以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的国企、央企。
这里,不仅诞生了国内单体最大的陆上风电场、滩涂地面光伏电站、亚洲单体最大的沼气发电厂,还崛起了以赛欧帕克干细胞为龙头的江苏再生医药研发基地。
如今的弶港,不仅是“巨头”抢滩登陆的“黄金岸”,也成为“能人”争先创业的“聚宝盆”。
在外创业多年的堤利村青年王辉拥有化工、医学双学位。他告诉我们,沿海经济区、弶港镇实施的“保姆式”跟踪服务,让他真切感受到“沿海速度”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他投资创办的东润医疗科技一期工程将于明年初投产,计划年产高端医疗用针4000万支、自动检测仪500台,可实现销售2亿多元。
如今,象王辉这样回乡创业的还有科创石油管道的黄爱国、竹田科技创业园的王田珠、燕山光伏的殷怀军等一批民营企业家,他们扎根家乡、志在千里,把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融入了沿海开发的浪潮,把梦圆在弶港无垠的黄海滩涂。
“洗脚进厂”成为渔民身份转型的第一选择
弶港村朱小祥几年前高职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随父亲出海捕捞。今年4月份,得知苏美达动力工具有限公司招工,他想自己学的电子专业一直没有派上用场,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面试。现在,他已成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骨干力量,当上了一名车间主管。他说,沿海开发让他有了用武之地。
如今,沿海开发不仅改变了弶港人传统的捕捞生产方式,也让更多的弶港人更新就业理念,“洗脚进厂”成为他们转型就业创业的第一选择。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弶港镇在企业从事各个工种的渔民已达3000多人,工资性收入也成为他们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
走进弶港人家小区,一排排青砖黛瓦的别墅楼呈现在眼前,沥青路四面贯通,风景树点缀其间。
六里村四组王均艮一家三代6口人以前住在不到150平方米的瓦房里。去年,房屋征收他搬进了弶港人家小区,一家人住上了260平方米的别墅楼。进了他家的庭院,所见之处窗明几净,室内外收拾得整整齐齐,地上没有一点垃圾。目前,弶港人家小区已住进了90多户人家,已经建成的港城“安置区”陆续将有100多户人家搬进新居。
眼下,在弶港镇像弶港人家这样的小区还有天源城、港城首府、碧海云居等,一座宜居新城呼之欲出。
吃在弶港玩在弶港成为生活新常态
今年,国庆长假数万游客集聚条子泥风光景区,“吃在弶港,玩在香港”这句流传了20多年的口头禅,变成了吃在弶港,玩也在弶港。
日本驻上海液研设备代理总经理王晞几年前来这里尝海鲜,印象中的弶港还是一个小渔村。今年“十一”再来时,这里的变化让她直呼变化太大,吃海鲜、观海潮、采海蛏,还住上了星级酒店。听说永丰林有个爱情电影婚纱摄影基地,她还为父母拍了银婚照。
“十一”期间,豪瑞嘉缘购物中心开张。从事养殖业的徐成君一年收入30多万元,刚买了辆新车。早上一家三口坐上车从临海公路走了不到20分钟的路程来到购物中心,想要买到的全买到了,而且价格实惠。
来自台城的朱海涛在一楼开办了台北小站。他告诉我们,几个月营业下来生意还不错。这里汇集了台湾经典简餐、各式煲仔饭,适应了人们休闲放松的生活追求,更为年轻人交流情感提供了有品位的生活场所。
港城公交车的开通,给百姓出行带来了便利。黄海居委会渔民常唐宽告诉我们,过去到海边都是骑摩托车,自从有了公交车,他就一直坐车到海边,总觉得自己再不是渔民了,而是一个“城里人”。
在弶港最大的变化还数教育,这里崛起了苏北县级城市中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东台分院。如今,1000多名学子在这座摇篮里追逐他们的梦想。
不变的是文化留住的是美丽乡愁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乡愁传递着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弶港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始终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文化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海、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弶港是红色的港湾、人民海军的起锚地。弶港人不忘传统历史,通过精心打造广场文化浮雕墙、“弶”龙铜铸、海防团纪念馆、弶港文化展示馆,留住了战争年代渔民借船支前抗敌的壮观场景,留住了海防团将士开辟“海上生命线”的辉煌战绩,延续和传承了“敢于亮剑、无私无畏”的红帆精神。
弶港文化展示馆馆长徐正江告诉我们,展示馆自开放以来,已接待各类群众5万多人次,这里不仅成了展示弶港对外形象的窗口,更是最好的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学校,来到边防派出所,还有华大集团等企业,我们在感受外在有形的变化时,还看到了一只只“红帆船”。这些“船”出自84岁的老船工崔广明之手,他在有生之年先后手工制作捐赠红帆船模型百余只,成为传承“红帆精神”的现实载体,成为勾起文化记忆的最美符号。
“在大开发大开放这几年中,弶港的渔文化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重视和加强。”今年2月被省认定为“渔号子”传承人的陆加友深有体会地说,镇政府除了支持我们保护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让我们担当课外“辅导员”,每周到学校传唱“渔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