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新曹农场农作物播种晚、适期播种少、成熟晚、收割晚,晚耕晚种、晚种晚收,影响产量、影响效益。今年“三秋”,新曹农场打了一场痛快淋漓的主动仗,承包体34000多亩水稻11月7日前收割完毕,45000多亩大、小麦11月10日前在播种适期内顺利完成播种任务,整个“三秋”工作不仅在江苏农垦18家农场名列前茅,更走在全省的前列,水稻亩平1260斤。“三秋”工作开展紧张有序,洋溢在干部职工脸上的是水稻丰收的喜悦,是秋播任务顺利完成后的自信。速度来之不易,速度的背后值得深思。
速度的基础——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历史上的新曹农场常年种植旱作物,土地高低落差较大,三分之二的耕地是中低产田,农田基础设施薄弱、灌排水系不畅等因素造成农业产出低、经济效益低,加之农场社会负担重,农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举步维艰。
近年来,农场党委经过充分调研和全面分析,认识到新曹农场要发展,就必须从根本做起。提出了“打基础、补好课,布好局、调结构,促发展、达双赢”的发展思路和“四个扩大、三个推进、两个缩短”的发展路径,近几年来始终牵住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这个“牛鼻子”,并秉承“农田规划建设标准化,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打响了一场又一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战役。
以规划水利为先导,水质得保证。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种植麦稻,规划好水利是先导。新曹农场原来穷在一滴水上,没有可靠的水源作保证,只能种植低效益的旱作物。近几年来,新曹农场通过积极争取地方支持,趁着穿场而过的东台河由过去的排河改为灌河的机会,实施东台河场内封闭工程,所有取水口移至东台河,以分场为单位建泵取水,水稻生产期间统一时间供、断水,每年还安排专项资金疏通排水体系,全场实现了灌排分开,使水稻生产的水源水质得到了有效保证。
以设施建设为根本,投入力度大。新曹农场近5年累计投入农田基本建设资金超过2亿元,先后建成支渠10条,斗渠53条,防渗渠道总长166.3千米,农渠600千米,中沟级以上建筑物342座,小沟级建筑物1560座,农桥100多座,渡槽54座,过路涵154座、排水涵382座,沙石路、水泥路120千米,水泥晒场近8万平方米。这些基础设施的有效投入,从根本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新曹农场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质的飞跃。
以平田整地为基础,从起点补课。新曹农场历史上以种植旱作物为主,土地大小不一、高低落差较大。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种植水稻,首要条件是地要平。新曹农场始终坚持打造高标准农田要求,制订科学的平整方案,根据实际采取息茬、抢茬平整相结合,既保证土地平整质量,又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在平整过程中不搞短视行为、不惧怕困难、不回避矛盾。5年来,全场累计平整土地面积47400亩,拆除房屋180间,填平废塘199个。土地平整付出了难以估量的艰辛努力,为麦稻生产面积的逐年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高起点要求。结合“江苏省农田建设标准”,新曹农场制订了自己的农田基本建设六项标准,大力推进农田标准化建设。着力对沟、渠、田、林、路实施综合治理,推进“田内稻一片、沟中草不见、坡埂豆成片、责任田头见”的标准化农田改造,逐步打造了“田块平整、沟渠标准、设施配套、路林规范、农田高效”的高标准良田。目前,新曹农场已建设标准化农田32200亩。
新曹农场通过几年来持续不断的投入和改造,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农田基本设施,集中连片治理,及时跟进渠道、桥梁、道路和小型水利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沟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实现了土地资源生态绿色、高效利用,夯实了新曹农场现代农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农田基本建设投入的加大、农田标准化打造,还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今年全分公司承包体小麦亩平首次突破1000斤、大麦亩平972斤、水稻亩平1260斤,均创下新曹农场历史之最。
速度的动力——切实加强农业装备现代化建设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农业装备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新曹农场在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先进农业机械的引进和更新,提高农业装备质量,为粮食生产安全保驾护航,从内在动力上实现了新曹农场今天的“速度”
转换体制格局,实现优势互补。农田作业机械种类繁多,各类机械的经营管理特性不同,一味追求农机拥有“大而全”只会适得其反。近年来,新曹农场通过转换体制格局,实现了职工经营和集体拥有相互补充。一方面不断加大对职工引进更新先进农机的补贴力度,实行承包体机耕作业与外包相结合,调动职工购机更新设备的积极性。五年来,职工更新大型农业机械200台套、12000马力;另一方面成立纯国有资本的农机总站,先后投入860万元,购进大型农业机械55台套、总马力2600,有效地解决了新曹农场原有的农机个体经营对规模农业发展形成的制约问题,激活了整个农机作业市场有序运作。体制格局的转换,扩大了场内先进农机的拥有量,从而快速实现场内农田作业机械的现代化。
推行示范引领,强化质量监管。先进农机具的引进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就可以实现,而优质的作业质量却非一蹴而就。2014年4月,分公司对原供应贸易部下属的机泵站进行资源整合,配备精干力量,投资400万元引进一流设备,成立农机总站,划分为三个作业小组,每个小组都具备收割、打作、平整等多项综合作业的能力,示范引领全场农机作业。在今年三夏生产中,总站单一作业小组日收割面积超过540亩,麦子收割期大大缩短。国有农机的投入不仅带来技术方面的进步,同时有效地调节了作业价格,促进了节本增效,使全场农机作业质量、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提升抗灾能力,增强保障措施。新曹农场原有烘干仓储能力较小,不能适应当前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自2010年开始,先后投入资金1000万元,维修烘干仓储设备、修建两座高标准的国储粮仓库、建设水泥晒场9万平方米,仓储能力达3万吨,修建了现代化码头。2014年,对西粮库进行升级改造,装备GSS-R404型国际先进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达700吨,全年可烘麦子水稻约3万吨。在烘干运行上,从2012年起就建立了一整套的抗灾应急预案,有效解决了往年每到粮食收烘季节,整个烘干线你争我抢、秩序混乱的局面,实现了粮食送烘再忙也不让送粮车排队的目标,大大提高了粮食收烘的速度。今年水稻收割期间,东粮库最多的一天收烘水稻3785吨。
速度的支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布局
新曹农场过去由于人多地少,职工“祖田”意识浓厚,“先交后种”土地承包形式,造成各自为政、零散种植,全场多数田块不连片,种植品种混乱,插花种植现象严重。近几年来,随着承包体的逐步推进,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调整种植结构、规划品种布局成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每年秋播前均要提前做好布局规划工作。经过五年不懈努力,农业种植结构得到了优化调整,有力地支撑了新曹农场“速度”。
科学配置种植比例,根据特性优化结构。种植品种比例的有效科学配置对减轻机械、场头、仓储等压力,最大程度地规避农时紧张带来的生产风险起到决定性作用。近几年来,在每年的八九月份,新曹农场都及时召开下年度种植规划布局研讨会,在坚持同一品种和同一播插方式集中连片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大小麦比例,原则上以生产区为整体,大小麦的种植比例确立在3∶7左右。其中大麦重点安排在播期较晚、土壤肥力较差、盐碱较重、茬前或茬后平整的田块,便于来年的“三夏”抢收抢插抢管,为水稻生产争取时间。水稻生产则以适宜本地气候、抗逆性强的中熟品种为主,配以部分早熟、晚熟品种,形成科学的早中晚熟兼具的水稻茬口品种配比,既能有效降低单一品种的种植风险,又可为“三秋”争取适当的时间跨度,解决了因水稻收割过于集中或抢收抢种过于集中而“等收等种”等问题,造成机械资源浪费,科学的品种布局促进了全部农机作业效能的最大化发挥,同时也能为秋播工作的快速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设置茬口种植,依据品种选择田块。随着承包体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之每年的西瓜种植需要调换茬口,新曹农场在每年进行承包体设置时,都认真兼顾好长远发展和种植布局品种相结合,通过有效调整,改变了旱茬、水茬插花种植中的育秧供水、调水带来的许多矛盾,实现了水旱分区种植。新曹农场近5年来,通过坚持不懈的调整,每年发包西瓜面积都稳定在1万亩,存量的旱作西瓜茬口,为“三秋”抢种快种预留了空间。2014年“三秋”中连续3天雨水,水田不适宜进田耕种,而此时的西瓜旱茬口受影响较小,他们及时贯彻“小步快跑”的推进方针,抢抓雨隙,推进西瓜茬口耕田、碎草、下基肥等工作,与天气抢时间、争进度,加快了秋播进度。
科学调配耕作模式,推行有效作业措施。好的种植布局,加上合理的作业措施,才能取得现在的新曹农场速度。近年来新曹农场通过推行区域连片收种,通过不断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开展大规模的平田整地工作,新曹农场逐步将“零小散”的田块整合成连片成方的标准化农田,为大型农机宽幅联合作业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在日常管理细节上,新曹农场还坚持每一片农田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顺序,进行收、种、管,从方便下阶段田间统一施肥施药管理和田块收割入手,从而减少田块腾转的时间浪费,为新曹农场速度的整体推进争取了时间,造就了新曹农场各项生产措施“招招快一步,步步有一流”。
速度的保证——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
新曹农场今年“三秋”工作既快又好,得到了江苏农垦集团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究其原因之一是新曹农场有一支领导有方、素质高、执行力强、团结意识好,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管理团队。
近年来,新曹农场党委班子认真思考、精心谋划发展中的问题,重点把握基础设施投入、种植结构调整以及生产环节精细化管理等工作,并紧抓各项工作中的关键节点不放松,狠抓落实。管理团队克服了职工多、待遇低、工作量同比较大等困难,始终围绕农场的发展目标,倡守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今年“三秋”工作中,老塘生产区主任徐建华脚部骨裂仍然坚持战斗在第一线,这样的例子在新曹农场近年来的工作中是屡见不鲜的。
主动学习,不断提高素质。新曹农场党委重视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为示范带头的各类学习,强调把理论学习、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相结合。同时,加强管理人员,特别是农业单位管理人员技术培训,有农闲时集中管理人员到院校短期专业培训,也有把专家教授请到农田现场实地讲课,还有农业技术部门的定期技术培训,平时以会代训就更是家常便饭了。2013年以来共有19名管理人员参加淮阴工学院农业技术与管理、农学等专业的对口深造,2014年又新增11名参加2015级淮阴工学院的继续教育学习。
主动担当,始终形成合力。众所周知,一个和谐的团队,工作起来一定事半功倍,也就是所谓的1+1大于2的道理。近年来,新曹农场上下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补台良好的团队协作风格。盐坝生产区10大队支书许德金因为身体有病,社区管理工作忙,经常感到吃力,负责生产的副大队长施中银主动帮助承担起社区的工作。分工不分家是新曹农场管理队伍的共识,“三秋”工作中,农场、分公司机关管理人员全体出动,挂钩生产区、督促到田头,充实烘干线、不分昼与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紧密配合,始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新曹农场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完善考核,激发争先潜力。近几年来,新曹农场农场党委在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大力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用人机制,健全管理队伍的同时,十分重视管理人员考核工作,坚持“管理工作重在实效和工作考核重在实绩”的原则,打破原有按职级领取薪酬的考核方法,对连续两年或累计三年获得奖励的承包体相关负责人,按年龄列入提拔对象或提升半级年薪经济待遇,对黄牌警告的除按考核扣罚年薪外,连续两年黄牌警告的降半级使用;机关工作人员20%绩效薪酬与承包体直接挂钩,实行同奖同罚;提高协管员工资待遇水平。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极大地提高了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了新曹农场各项工作你追我赶的争先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