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天气: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我市推进区域联网供水十年回眸
文章来源:东台文明网   点击率:632 发布日期:2014/12/24
【 文字大小:    】   【视力保护:        】

  水,浩瀚的长江水,流过大江,流进东台的母亲河泰东河,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滋润;

  水,清纯的自来水,流过遍布全市17个镇区374个村居社区的管网,给全市百万人民送来甘甜。

  历经十载努力,我市率先在苏北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全覆盖,实现了113万人民同网、同质、同价、同饮长江水的梦想。十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供水事业投入力度,城乡联网供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十年来,我市供水事业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受到中央、省、盐城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水滴石穿 勇担社会责任的成功探索

  新世纪来临之际,我市供水事业随着改革的步伐加快发展,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提上了市委、市政府议事日程。2004年,我市推进城乡联网供水破题。当时,市区供水市场已近饱和,对市自来水公司而言,进军乡镇推行区域联网供水,可开发潜在的广阔市场,但投资风险太大;守摊市区,谨慎行事,可保证200名职工吃饭无忧。董事长苏剑一锤定音,自来水管网属城市基础设施,自来水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决不能削弱!

  当年6月,东台镇将西溪水厂移交给市自来水公司,西溪的居民告别劣质深井水,喝上了洁净的长江水。泰东河边,古风塔影之下,我市城乡联网供水的第一滴水终于破石而出,涓涓细流缓缓流淌。此前,西溪与台城供水管网虽近在咫尺,但由于经营体制原因,居民只能“临渊慕水”。

  西溪联网供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东台镇举一反三,调研全镇范围供水状况,发现管道老化、漏失严重、水压低、水质差的现象普遍,群众反应强烈,绝大部分管道急需更新改造。镇领导找公司商量联网供水,开诚布公,责任、义务、目标一致,双方一拍即合:由水公司收购供水资产,公司、镇、用户三方共同投资改造管网。随之出台的东台镇政府[2004]140号文件成了我市第一个城乡联网供水的政府文件,计划用四年时间完成全镇16个村的管网改造,实现联网供水,让全镇村民率先吃上长江水。

  2005年,市领导主持会办形成了我市有关城乡联网供水的指导性文件《关于梁垛镇实施城乡联网供水的会办纪要》,2006年,城乡供水扩大到了串场河边的原廉贻镇,送到了范公堤穿境而过的梁垛镇;2007年联网供水覆盖了历史文化名镇安丰;2007年,公司仅用3个月的时间铺设管道27公里,把水送到了工业重镇头灶……

  我市在苏北率先推进区域联网供水,取得良好成果。2007年12月,我市被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列为“全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示范县”,进入示范县行列的,全国只有100家,全省只有3家。

水到渠成 实现全市城乡区域联网供水全覆盖

  我市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实施农村改水,九十年代中期结合农村小康村建设又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但地下水中苦咸水、含砂水占有相当比重,而镇村水厂水处理设施又不能达到规定要求,供水时间时断时续,水量严重不足,管网末梢地区甚至常年放不到水,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

  民生之事无小事,2008年初,一项顺应民意的决策传播东台大地。市人大常委会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一号议案进行督办,市里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城乡联网供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意见》,专题召开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并与各镇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2009年,市委、市政府将该项目列为十大重点工程组织实施。

  面广量大的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投入是关键。为突破资金瓶颈,我市全面落实多元投入措施:在上级奖补资金缺口较大的现实面前,我市规定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筹资,并出台奖补办法。市到镇供水主管网由市财政全额承担,镇到村供水支管网由市、镇各承担一半,各镇负责镇、村水厂以下管网的更新改造。在不违背农民负担政策的前提下,由受益村和受益农户以出工捐资形式筹集部分工程建设资金,同时鼓励社会法人投资捐款工程建设,引导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参与工程建设,全力确保供水工程建设需要。

  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供水管网建设,又有供水调度工程建设,工程战线长、点面多。我市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分线作战、协同开展。抓供水管网建设。堤东地区原14个镇先期开工,市到镇供水主管网、镇到村供水支管网、村到户配水管网同步建设;接着堤西里下河地区4个镇的供水管网建设在BT模式运作下全面开工,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管网通水目标。经过广大建设者们的艰辛努力,全市共铺设市到镇供水主管道308.63公里,铺设镇到村供水支管道5948.19公里,改造村内配水管道4653.7公里。为解决地表水厂供水水源单一,供水安全不稳定的矛盾,决策依托仙湖农业园区600多亩湖塘作应急备用水源库,投资4600万元兴建引水、提水工程,确保在水厂原水发生突发性污染事件情况下,立即启用该水库送水。为保证农村管网末梢供水水压,分别在供水主管道沿途增建了四海、安丰和三仓3座增压站,分别向农户增压供水,解决供水管道线长压力损失大的矛盾。为了满足全市113万人的用水需求,投入9500万元对地表水厂进行技改扩能,将制水能力从原来每天10万吨提高到每天20万吨,同时配套建设深度处理工艺,在保证供水水量的同时确保水质达饮用水标准。

  2013年12月27日,弶港镇蹲门村76岁的村民何德香打开自家的水龙头,尝了一口清澈的自来水,高兴地说:“这水不错,比以前喝的地下水好多了!”地处黄海之滨偏僻的蹲门村1448名村民饮上了甘甜的长江水。至此,全市374个村,村村通上了自来水。

水磨功夫 理顺体制机制实现良性循环

  推进城乡联网供水,不只是把水管接到家门口那么简单。我市原有200多个镇村水厂,大部分由经营者在九十年代后期竞价购买。如何解决原有小水厂供水资产处置,如何解决供水经营管理人员分流?又怎样面对因为体制调整而滋生出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我市在坚守供水事业公益性质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和深化供水体制机制改革,运用市场化办法推进城乡联网供水步入健康有序运行轨道。

  采取政府统一购买的办法,由中介机构逐一评估,各镇财政出资统一收购小水厂,原有供水深井统一封填封存。对原供水经营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择优录用,重新确定供水管理岗位,落聘人员由地方政府妥善安置,这一举措既确保了供水资产的顺利交割,又保证了人员的平稳过度。一方面,由市自来水公司牵头,对条件成熟的镇、村水厂,一步到位收并管理;另一方面,成立东台市区域供水公司,建立起市、镇、村三级供水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相结合的经营体制,理顺了从制水、供水到售水各方利益关系,规范了供水市场行为。

  对于供水一条线的同志而言,改革阵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现任市自来水公司城郊分公司经理的梅俊清,是原范公水厂业主。2006年,梁垛镇与自来水公司协作,实施联网供水,管道安装经原范公镇,梅俊清急坏了,比原范公镇距离市区更远的梁垛都由市自来水厂直供自来水了,今后还怎么经营管理?他找到自来水公司理论,当他了解到水公司为推进区域联网供水做出的努力,了解到直供自来水对居民群众的好处时,梅俊清主动放弃了原先的坚持。水公司拿出诚意:以合理价格收购范公水厂,范公水厂服务维修人员变身成了市自来水公司员工。

  在头灶镇,原区域联网供水前,居民饮用水全靠52眼深井供应,深井严重漏沙,管网破漏严重;各村深井管理形式也不统一,有承包经营的,也有买断经营的,资产处置,人员分流,给联网供水推进带来相当大的阻力,有些村像拉大锯,反反复复,与当事人说不来,谈不拢。自来水公司紧紧依靠镇村同志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中午谈到2点多,晚上谈到1点多钟是常有的事。谈成一个村,头灶分公司同志及时接管,组织人员带队分组到村,逐户逐表抄见。针对管网破损、漏失严重问题,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了解情况,头灶镇党委、政府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推进全镇自来水改管。市自来水公司同志主动到各村与村领导沟通,解答改管收费中的疑问,村干部协调解决改管中的矛盾问题,为工程队施工保驾护航。到目前,全镇改管改表施工已至尾声。

  安全供水,永无终点。随着城乡一体化供水的全覆盖,我市又在谋划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启动兴建第二地表水厂的前期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沿海开发的用水需求,我市供水事业正阔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条新闻:西溪景区建管并举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下一条新闻:我市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向纵深推进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关闭】   

 
   
* 评论内容:
* 昵称: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注意: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还没有评论,赶快抢沙发!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CopyRight © 东台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