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市区的文化广场、剧院等大舞台,还是在村庄田头、社区广场,都可以看到“哈哈周末”的演出者们,用一台台自编小戏、一曲曲自创小调,传播乡土好声音,弘扬时代主旋律。
去年,我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创作水平,文化惠民工作成效显著。
“哈哈周末”唱响文化惠民品牌
群众文化合作社“哈哈周末”演出是我市在国内首创的文化惠民品牌,获得了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的文艺产品商标。这一惠民品牌,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已趋向成熟,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全市已发展群众文化合作社373家,新建镇村戏台10多个,在社区、剧场、镇村举办各类演出500多场,观众近50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各界的普遍关注。
2014年1月26日,央视《东方时空》以“哈哈周末:草根舞台自娱自乐”为题,进行专题报道。2月16日《新华日报》以“东台土声音、惠民接地气”为题整版报道。《中国文化报》以“城乡文化一体化催生惠民新变化——江苏东台探索群众文化合作社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纪实”进行专题报道,详细介绍了我市群众文化合作社“哈哈周末”文化惠民项目的经验和做法。
活动“大舞台”丰富居民“新生活”
去年,我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市文化馆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组织开展家庭才艺秀、戏曲百花园、民俗闹春等众多节日文化活动。结合全市原创作品大赛,组织全市群众文化合作社优秀节目调演。举办了东台·昆山棋友联谊比赛,“放歌十月”国庆广场歌会,大丰、东台戏曲票友联谊会等活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
市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各类特色活动,举办了新春灯谜猜赛,新春、国庆读者座谈会,中华经典诵读等各种读书活动,满足了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古籍保护也得到新进展,市图书馆成为“省古籍收藏单位”。
市博物馆以“一馆四点”为阵地,开展“国庆65周年图片展”、“重温入党誓词”、“走进博物馆”等系列教育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全市“三送工程”有序推进,全年组织送戏下乡92场次,送电影5612场,送图书24250册。
文艺创作之树硕果累累
去年5月,我市举办了首届戏剧作品原创大赛暨戏剧创作培训班,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的同时,特邀省级专家来现场授课并点评获奖作品,使广大戏剧创作爱好者受益匪浅。原创作品在各类比赛中连连获奖。苏中道情《土地的故事》获“中华颂”小戏小品曲艺大赛金奖。小戏《小楼里的风波》参加盐城市金菊杯调演,获特别荣誉奖。小淮剧《民工哥哥回家来》、广播剧《父亲的天空》入选盐城市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话剧《落落红尘》获盐城新剧目评选特等奖、政府文艺奖。在盐城新剧本评选中,儿童剧本《寻找迅哥儿》获特别奖。
保护特色文化招引文化产业
去年,我市先后组织协调有关专家进行调研论证,制定了戈公振故居提升方案和系列安保防护方案。“三仓吴家桥新四军一师师部旧址”被确定为盐城市重点修缮的七处抗日战争文物遗址之一,去年9月份顺利完成了旧址复建设计方案。强化文物工程管理,督查修缮富安明代民居张氏、贲氏、王氏(甲)宅,潘氏回字楼修缮工程完成审计工作。积极将时堰木雕、东台鱼汤面、许河杂技等具有本土特色的项目组织申报省第四批非遗保护项目。
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精心组织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节暨招商引资洽谈会,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吸引来自美国、台湾、香港、上海、广东、福建等地120多名客商和嘉宾相聚东台,投资考察。活动共签约项目25个,总投资达93亿元。利用回字楼资源与南京客商合作民俗文化博物馆项目,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各大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易会,推介我市文化产品,我市嘉丽发绣研究所发绣新品代表盐城市参加在苏州举办的第四届江苏书展、江苏省版权产业成果展。天工、嘉丽发绣公司到俄罗斯等东欧5国参加民间工艺交流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