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天气: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点点滴滴见证美丽嬗变
文章来源:东台文明网   点击率:688 发布日期:2015/3/19
【 文字大小:    】   【视力保护:        】

  走在临塔村细砖铺就的乡间小路上,两边的绿化错落有致,景色怡人,空气中弥漫着春季特有的味道,深呼吸一下惬意无比。在离村部不远处,几位绿化养护工人正在清除杂草、植绿补绿、浇水养护,身影忙碌。今年51岁的夏冬林就是其中一位。家住西溪景区三曹村的她,从2012年开始就成了临塔村的绿化专职管护员,也见证了临塔村的美丽嬗变。“现在临塔村,环境真的好,我们也要好好地管护绿化。”用手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夏冬林笑着说。该村副主任杜明富介绍,为了巩固和提升环境整治成果,村里在发动群众参与管护的同时,还聘请了专业管护人员,实现环境管护的长效化、常态化、专业化。

  在离夏冬林负责的绿化管护区域不远,有一座小桥,沿路势而建,古色古香,与周围原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桥的名字也是韵味绵长,叫七夕桥。村里还有天仙桥、鹊桥等,一座座诗意绵绵的小桥引人无限遐想。从七夕桥上经过的肖龙女停了下来说:“以前桥西的一些村民过河都要绕一大圈多走十几分钟的路。现在桥建好了,路也通了,出门更方便了,人的心情也舒畅。”据介绍,因为历史和地理原因,河两边的九组、十组村民有些小隔阂,这条原本就计划好的连接两组的路和桥一直没能连成一体。看到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大家都很受触动,摒弃分歧,积极为修路建桥出力,村民也把重修的这条路称为“便民路”,把七夕桥称为“连心桥”。

  靠近中午时分,92岁的老人徐连英提着菜篮到家门口附近的桑梓河淘米洗菜。虽然已经是年逾9旬,但徐奶奶上下河坡时并不是很吃力。家里情况特殊,有个60多岁的儿子体弱要照顾,闲不住的徐奶奶仍然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里干一些活儿。看到记者拍摄她在河边洗菜,老人微笑着摆了个姿势,说这样可以吗?徐奶奶介绍,村里对她家很照顾,她也享受尊老金,有了大家的帮助,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告别徐奶奶时,有种莫名的感动,被她的爽朗乐观所感染。徐奶奶的一言一行,体现出的是临塔人勤劳淳朴的美德。

  在村中央的池塘边,几个垂钓者正悠然自得地握着鱼竿。池塘对面是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别墅。村民王连英的家就在别墅区西南边第一排。推门开窗,乡村美景一览无余:池塘碧波荡漾,岸边垂柳依依,四周绿草如茵。“我们这也可以算是花园式临水别墅吧。”王连英笑着说。而以前她可没少为这个池塘操心。原来,这里是个废沟塘,淤泥厚、垃圾多、水发臭。后来村里开展环境整治,疏浚沟塘、生态驳岸、栽植树木,让曾经的臭沟塘变成了景观池,王连英家的别墅位置成了大家羡慕的好地方。如今,她也成了村里的一名环境管护人员,每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好美丽家园。

  看见记者要在一处石凳坐下采访时,附近的村民沈亚宾连忙从家里拿来一块抹布,把石凳、石桌擦干净,并拿来水果热情地招待我们。记者所坐的石凳就是沈亚宾自己买的,他还特意买来了梅花等景观树木,把家门口布置得像个小游园。他的几个邻居也都是这样做的,自己动手美化家园。“现在我们村的环境是大变样,大家也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都想为环境美化出点力,一起把临塔建设得更漂亮。”沈亚宾说道。

  人改善环境,环境也改变人。点点滴滴折射出了最美乡村的精神文明。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在这里实现了同频共振。该村党总支书记沈平深有感触地说:“建设美丽乡村,弘扬了生活新风尚,提升了干群精气神,打造了幸福美家园。”

上一条新闻:全市造林绿化再掀新高潮      下一条新闻:富安镇全面完成城乡居保保费征缴任务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关闭】   

 
   
* 评论内容:
* 昵称: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注意: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还没有评论,赶快抢沙发!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CopyRight © 东台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