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关工委以镇、村(社区)关工委和各类德育学校为阵地,突出对青少年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道德讲堂、德育手抄报、德育日记、德育有方户“四德”联动的关工活动载体,创新品牌,实现了主题教育常态化。
道德讲堂,打造青少年道德教育阵地
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全市有德育中心校14所、村(社区)德育分校472所,家庭办了辅导站546所。德育中心校和一些分校,设了道德讲堂,开展专题宣讲、讲座活动,成为基层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阵地。市关工委一年突出一个主题,编写讲稿供讲堂宣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先后开展“八荣八耻”、“四先四后”、“四德”、“祖国在我心中”、“老少共话中国梦”、“三爱三做”等教育。全市编写各类讲稿38篇,近20万字,分发到各基层关工委德育学校,在道德讲堂对青少年面对面宣讲。每年受教育的学生达20万人次以上。同时,各镇、各有关部门关工委、德育中心校还围绕讲历史,知国;讲传统,知德;讲英模和本地好人,知善;讲中国梦,知责;以及孝文化、善文化等内容,分25个专题编写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乡土教材、宣讲稿60篇,近40万字。
德育手抄报,成为一道校园文化风景线
2005年,市关工委、教育局在许河镇召开了德育手抄报现场推进会,向全市推广青少年办“德育手抄报”的经验。市关工委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评比奖励,坚持了10个年头,从未间断过。全市出现了校校办、班班办,社区办、家庭办的局面,形成学生独办、学生联办、师生、家长共办的氛围。许河镇德育中心校和镇中学联手开展了“德育手抄报大家办”活动,每年年初制订办报计划、明确办报主题;组织优化办报团队,学校有精干指导员队伍,班级有两个小总编、小记者,他们思想敏锐,各展所长,能力互补,合作办报。该校班班办报,一月一期,开辟阵地,选优上墙,展示特色。还建立了评比细则,聘请了评报员,优胜者全校表彰,作为文明班级考核内容。
德育日记,记录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
全市各德育学校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开展社会德育实践活动:读红书,参观红色景点、传统教育基地,做社会调查、为老人送温暖、做好事,写下心得体会,把自己成长的点滴记录下来,既提高思想觉悟,又锻炼了写作能力。许多德校学生有日记本,班级有日记簿,学校开了日记课,办日记平台。富安镇、五烈镇、新街镇和城南中学关工委经常开展德育日记、征文比赛,自办了不定期的油印刊物、小报,如《留守孩子导报》、《虎阜文苑》、《学好人小报》等等,选用学生日记作品。市关工委主任周森60年来坚持天天写日记,近400多万字,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先后到富安中学、城南中学等单位作报告,介绍自身写日记的体会,在青少年中产生很大影响、示范作用。现在全市一半以上的德校开展写德育日记活动,2000多人参加各级德育日记竞赛。
德育有方户,搭建青少年健康成长摇篮
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市关工委利用德育学校这个平台,组织“百户教子”竞赛,提出了创“六家”促“三德”的评比内容。“六家”是:家长正,正在洁身;家规严,严正章法明;家教好,好在重指导;家务勤,勤在会做人;家风淳,淳在长幼亲;家貌新,新在讲文明。“三德”是做人美德、职业美德、社会公德。参加创建评树活动的家庭从几百户发展到几千户、上万户。创评内容不断充实完善,增加了“明礼、睦邻、孝敬、守法”的要求,倡导优化家庭环境,优化家规家风,许多创建户达到“六有”:有创建规划,有一个学习室、有一份家教报刊、有学习园地、有几百本图书、有健身器材。各校平时重创建,年终抓评比,校、镇推荐,市关工委评审,每年授牌表彰100户。18年来,全市给1800多户授牌表彰。2014年五烈镇提出“五好”的评选方案,将“在校学习好、在家劳动好、遵纪守法好、孝敬长辈好,学习雷锋好”作为评树德育有方户的条件,年底表彰34户。梁垛镇关工委指导基层将“三爱三做”教育同评树“新三好”、“德育有方户”结合进行。六个村德育分校开展了“谈谈我家家风”的大讨论。老同志杨仪、潘汝震联手绘制“新二十四孝图”,配上诗文,组织讲本乡本土的故事。该镇优化家教评选“新三好”170名。据跟踪调查,从德育有方户走出的大专生71人,其中读研的5人,还有3人成为企业家、劳动模范,3人成了部队军官。(侍 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