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课题和任务。安丰镇十分珍惜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精心打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
安丰镇在坚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安丰古街保护修缮项目的同时,着力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乡愁痕迹,延伸文化根脉。先后编辑出版风物、风情、风韵、风采、风雅、风流等六风历史文化丛书,被盐城市社科联评为一等奖;同时,出版了《王艮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丰》《纪念王艮逝世470周年文集》,最近,又编印了《安丰古街》画册,让优秀历史文化得到传承。组建地方文化研究会,请广大文化爱好者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目前,已建立的王艮思想研究会、乡愁文化研究会,在组织开展多种活动的同时,探寻新的资料,致力拓展优秀历史文化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通过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古阁里的文物、散落在民间的遗产、书写在志书里的文字活起来,释放其生命力。
倡导一个深得民心的理念——安丰古街是安丰人民的,要依靠安丰人共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古街修缮过程中,许多人作出了默默的奉献,不少人还捧出了自己珍藏的文物资料。王艮的后裔积极筹划续写王氏家谱,光大平民哲学。吴氏家祠修缮中,吴嘉纪九世孙、92岁的吴贻谷先生欣然题写家祠匾额。戈湘岚纪念馆修缮前后,其子女、孙辈们多次来安丰参与方案策划,并将先生用过的书橱、画桌、文房四宝、学习资料及部分服装布展于馆内。2008年8月,鲍氏大院的主人,定居香港的91岁韩端庠老太召唤分散在世界各地的20多位鲍氏子孙回乡聚首,一解心中几十年的乡愁。曹氏大院的后裔曹尔阶先生两度回乡,为古镇建设建言献策。如今明代平民思想启蒙家王艮的东淘精舍、清代诗人吴嘉纪的家祠、郑板桥客居读书题碑的大悲庵、徽派建筑鲍氏大院、民初风格的戈湘岚故居,以及元代古井、明清古戏台等古代遗存,一一以原有风貌再现于古街之上。
安丰镇弘扬优秀历史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做法不仅值得称道,更富有实效。巧用历史文物景点,将古街打造成古镇人的精神家园和道德课堂,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让每个安丰人都身体力行,存善念、行善举、扬善德,从而积小善而成大德,汇涓流而成江海,丰满了安丰历史文化名镇的形象,充实了全国重点镇的内涵。
先后组织先贤纪念活动,传承先贤精神。2011年11月举办了王艮逝世470周年纪念活动,弘扬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和尊重人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凝聚打造和谐安丰、幸福安丰的力量。2014年3月举行了戈湘岚诞辰100周年座谈笔会,学习戈湘岚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艺术的高尚品质。抗日战争期间,戈湘岚先生拒绝为日本人作画;抗战胜利时,满怀激情创作了《神骏飞扬》的力作,得到郭沫若的肯定,为其画题词,称赞戈湘岚是“今之曹霸”。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化社会公德建设。王艮纪念馆心斋园和吴氏家祠均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公民道德讲堂和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课堂之用。通过这些基地教育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自觉养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品质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气。利用古戏台开展群众文艺活动,传递和谐向善正能量。该镇拥有业余京剧团等多支社区文艺演出队,自编自演新人新事节目,促进和谐向善镇风民风形成,广大群众热心公益事业,争做好人好事。
2014年,安丰镇组织了首届安丰好人评选活动,为凡人善举点赞,树立起身边敬业爱岗奉献、热心公益做好事、推进发展办实事、敬老友善做善事的各类典型,以优良镇风熏陶人,以书香文化滋养人,培育讲文明,有素质的古镇人。红安村常义凤孝老爱亲被评为2014年江苏好人、盐城好人,并入选2015年1月中国好人候选人榜。弘扬清廉盐官精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古老盐课司布展时,突出展示范仲淹等盐官带领盐民修筑捍海堰的场景及其“先忧后乐”的精神,讲好安丰场大使汤伯儒抗洪献身,张仁芬离任留靴的亲民爱民故事。同时,设立为民解困赈灾的盐仓、粮仓和元代显卿古井等实景实物,有效促进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改变。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沐浴在秋阳下的安丰古镇,云蒸霞蔚,紫气升腾。立五万安丰干群心力同心,足本镇资源禀赋优势,提升文化软实力,朝着“强富美高”的目标,迈开加快建设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的坚定步伐。(顾敏 吴锡华 顾礼学 王文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