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台镇“南大门”三灶村,一幢幢农家别墅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道路纵横交错,集镇车水马龙,村落欢声笑语。
2015年,全村三业总值18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8亿元,当年实现经济收入2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800元。先后获得国家级人口与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以工兴村 集体资金产“金蛋”
地处城郊的三灶村,由原来的灶南、李舍、三灶三村合并而成,曾一度是负债村。近年来,该村通过盘活合并后的闲置资产、投资兴建标准厂房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去年该村实现集体积累3200万元。
2007年,东台镇党委决定在三灶村建中小企业创业园,这让三灶村党委书记王树平眼前一亮:如果在园区里建厂房租赁,岂不等于是养了只会生蛋的母鸡。这个主意得到村干部的一致同意。该村累计投入1400多万元,在中小企业创业园和机械电子产业园兴建10幢标准厂房,形成了“政府得税金、村集体得租金、农民得薪金”的良好发展态势,现在每年仅租金收入就达150万元。
对于入园企业,三灶村党委提供“保姆式”服务,只要企业一个电话,村党委第一时间赶到排忧解难。中小企业园附近就是村民居住区,附近有居民将丝瓜种植在一企业围墙外,丝瓜蔓藤爬上围墙,企业与居民之间发生了纠纷。村民调组长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一面劝说群众,一面请企业理解,见双方气氛缓和了,村干部齐上阵将围墙上的蔓藤清理干净。
“以工兴村,强村富民是我们村的特色。只有企业发展好,我们村才能更繁荣,村民才能在家门口赚钱。”三灶村党委一直视企业的难事为自己的事。君梦美床垫有限公司是中小企业园的龙头企业之一,去年,该公司负责人在与村党委的沟通中提到招工需求一事。村党委高度重视,利用广播在各组宣传发动,为企业成功招工12名。目前,全村已有1000多人在中小企业园就业。
以人为本 发展成果惠千家
“今年修了水泥路,运输西瓜平平稳稳,再也不担心被颠坏了!”看着田头3米宽的水泥路,21组村民陈云钧喜滋滋的。他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一条不足2米宽的泥路,坑洼不平,附近长西瓜的农户比较多,成熟的西瓜在路上一颠就裂开了。
全村27个组,组组通上了水泥路,26座桥梁全部改造到位,这是三灶村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成果。不仅如此,该村有条件的组还安上了路灯,路灯覆盖率超70%,方便了群众夜晚出行。“乡村城市化,我们这儿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这是三灶村村民的切实感受。
自2008年开始,三灶村每年投入40多万元,实施“四补贴一慰问”关爱工程,对失地农民给予投保补贴、部分村组对村民给予医疗保险补贴、80周岁以上老人给予孝老补贴、本村退职的村组干部给予生活补贴,对老党员生病给予慰问。
过去,三灶村集镇两侧摊点乱摆乱放,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抛乱扔,村庄河坡垃圾堆积如山,不少回乡乡友都曾对环境问题提意见。在东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灶村党委狠下决心,攻克环境难题。如今,村庄环境焕然一新。谈到村庄环境,72岁的18组村民苏安民,毫不犹豫竖起大拇指赞扬:“街前街后一个样,集镇村组一个样,环境确实变化大!”
创新管理 和谐村居绽光彩
“今年我们村零上访,问题都解决在基层。”在王树平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一张征询群众意见整改清单的表格,23条整改事项、责任人、整改时间列得清清楚楚。
王树平介绍,村党委班子成员每年组织2次到各村组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对相关矛盾问题进行排查,排出整改时间表,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整改到位后,再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报整改完成情况。
此外,三灶村坚持实行村务公开、党务公开,为了方便群众,在每个组都设立了公示栏,做到组组有公示,事事有交代。王树平说:“村务公开让村干部在村里的威信高了,说话灵了!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家庭邻里和谐,村庄才会更和谐。三灶村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评选出“十佳孝老之星”,2014年对评选出的20名“道德模范”进行表彰,今年民主评选出30户“美丽家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争做好事,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村居。
该村还制作1000多张“关爱老人联心卡”发放到村里每位老人手中。老人在遇到侵权事件和矛盾纠纷时,可通过卡上的电话号码联系该村维护老人权益工作站,得到维权服务。到目前,老人维权工作站已成功调处纠纷10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