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太平洋西岸唯一一片没有被污染的净土,大自然慷慨地赐予了东台秀美宜居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神奇的土地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特色造就一方文化产业。名扬中外的东台西瓜、源远流长的富安茧丝绸、精美绝伦的东台发绣、浓情醇香的东台鱼汤面……这些耳熟能详的特色产品,凝聚了这方土地优秀闪光的文化内涵,更寄托了无数东台人浓浓化不开的家乡情怀。
近年来,我市立足长远,将积极培大育强四大特色产品作为彰显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特质,叫响特色品牌,擦亮城市名片,为“融入长三角、建设新东台”提供品牌支撑。
东台西瓜 品冠天下
东台西瓜已有8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土壤条件、优良的种苗基础、丰富的种植经验,形成了自有的风味特色,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东台西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全市西瓜种植面积已达27万亩,总产量突破100万吨,产值逾20亿元,已发展成为优势产业。
东台市是“中国西瓜之乡”,“东台西瓜”是名牌农产品,是产地证明商标。如今,随着培育技术越来越先进,种出来的东台西瓜皮薄肉脆、甘美甜爽、入口即化、风味极佳,拥有早春红玉、特小兰、特小凤、8424等多个品种。黄瓤西瓜“特小凤”口感细腻、多汁,是消暑解渴佳品。红瓤西瓜“早春红玉”糖度高、纤维少,更以其甘甜多汁、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常因皮薄肉嫩含水丰富,刀一碰即快速裂开,以“东台爆炸瓜”享誉市场,不仅畅销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各大城市,还远销鄂、川、赣、闽、湘、粤等地,市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我市主推小果型礼品西瓜,搭配种植中果型品种,以适合现代家庭的消费需求。同时,通过改进栽培设施,选用对路品种,发展春提早、越夏和秋延后栽培,使东台西瓜可以持续不断有产品入市供应。东台西瓜通过应用良法栽培,产品口感细腻,甜而不腻,水分充足,入口即化,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东台西瓜,品冠天下。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不仅带动了本地瓜农积极性,更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其过硬的品质获得了省级无公害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达到品质优良、食用安全的要求。先后荣获中国地理标志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和“江苏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20强”等称号,连年在全国西甜瓜擂台赛上获奖。
“东台西瓜”之所以能在各大城市保持较好的声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市每年引进10-15个西瓜品种在全市西瓜主产区进行试种,从中筛选性状稳定、品质优良、产量潜力大、市场适销对路的品种,进行推广示范。推广设施栽培技术,在主产区推行钢架大棚,采用双大棚多层覆盖栽培,应用滴水灌溉、疏果留果、绿色防控等新型实用技术。为提高瓜农整体生产水平,我市60多名技术人员与1200名瓜农常年开展对接活动,在西瓜育苗、定植等关键时期,经常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科研院所专家和经验丰富的瓜农讲课,促进了全市西瓜栽培水平的提高。
同时,我市还与全国各大农产品市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西瓜的销售季节,组织相关人员多次到南京、上海、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推介东台西瓜,诚请各大市场为东台西瓜设立销售专区,并由东台西瓜产销协会与市场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为瓜农走向市场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扩大使用“东台西瓜”品牌销售,培植农民经纪人2400多人,设立西瓜外销窗口260多个,西瓜销售的覆盖面从过去邻近的沪宁杭苏锡常等大中城市,扩大到南至深圳、福州,西至南昌、长沙,北至北京、大连,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况。
叫响特色品牌,我市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和主流网站宣传报道“东台西瓜”,连续四届成功举办“东台西瓜”节,让“东台西瓜”品牌走进人们的心中。特别是“东台西瓜”产销的成功经验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后,在全国的知名度更加高涨。如今,家乡人说起东台西瓜,总会透着一股子自豪劲儿!东台西瓜日益成为东台甜透大江南北的一张名片,为美丽大东台增添光彩!
东台蚕茧 一生“丝”恋
东台自古以来,海势东渐,成陆较快,滩涂草地逐步利用,乡村以发展盐业和农业两大宗产业,东台域内以范公堤为界,堤东为长江、淮河泥沙随潮汐涨落时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带,并逐步向东方延伸,地势愈来愈高。桑树属喜旱怕渍作物,特别适宜在这一区域的沙壤土上种植。
据有史记载,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历史名人范仲淹在东台任西溪盐仓监时,发现东台东部沙壤土不宜种粮,一方面管理盐务,一方面将西溪一带的桑树进行试种,一举成功后,引导老百姓栽桑养蚕,纺线织绸。从此,蚕桑在东台范公堤以东发展起来了。后来,东台的历任官员都将蚕桑作为东台的一种特色产业,将丝绸作为一种贵重礼品奉献给朝廷和官员。富安镇是最早试种桑树的地区之一,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已成“中国茧都”,成为世界闻名的茧丝绸生产基地。
我市是全国全省主要的优质茧生产基地。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4.5万亩,栽桑养蚕农户6.5万多户,2家茧丝绸龙头企业,9家缫丝加工企业,年饲养蚕种40多万张,年生产白厂丝1500吨,平均等级5A70,其中5A级以上占90%以上、6A级40%。
区域规模优势明显。东台茧丝产量占盐城市的近70%、占全省的25%,蚕桑生产实现了桑园总面积、投产面积、养蚕农户、饲养量、公顷饲养量、总产茧量、蚕茧质量七项全省第一。我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茧丝绸基地”“国家级蚕桑标准化示范区”。
产业化经营模式先进。由市林牧业局的市蚕桑技术指导管理中心组织蚕桑生产,我市现有两个龙头企业: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是省部级和国家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有12个丝厂和6.5万户蚕农,由两个龙头企业和生产部门发起,工厂和蚕农参与建立起蚕业合作组织即利益共同体,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工厂+蚕农”的运行模式,发挥了龙头企业的牵动作用,对蚕农实行保护价收购或“二次分配”,对工厂实行茧本加费用的联合经营办法,调动了贸工农三方热情。以创建蚕业合作组织为主线的“合作社+公司+工厂+蚕农”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为全国同行业的典型在全国推广。
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每年投入400多万元用于蚕桑生产组织、技术推广和支持生产发展。建立了市镇村三级社会化服务网络。市级以民星公司、民星合作社和市蚕业技术服务部门组成、镇级以合作社、蚕桑站、蚕茧站、加工企业组成,村级由副技员和养蚕大户兼任,建立了400多人的专业队伍。由龙头企业、生产部门和蚕业合作社牵头,组织对蚕农开展“统一蚕种配供、统一小蚕共育、统一蚕室消毒、统一桑园治虫、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辅导、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收购”八统一服务。通过开展全程跟踪服务,保证了广大蚕农稳产高产。
茧丝质量行业领先。先后开发推广了30多个新品种、新成果,蚕茧单产、质量名列全国前茅,“星云牌”茧丝和“富安牌”茧丝成为省和全国名牌。今年上半年,春蚕期持续低温、阴雨,我市加大桑树提早摘芯、蚕期加温通风排湿、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指导和督查,春蚕生产、春茧收购实现了“三提高”理想效果,饲养蚕种张数、蚕茧总量和质量、亩桑效益等多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市春蚕饲养蚕种近15万张,约占全省总量的35%,民星、富安两大茧丝绸公司收购鲜茧9.2万多担。春茧质量较上年同期明显提高,单茧丝长1150-1300米、同比增长150-200米,上车茧率93%、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净度达94.5分、全部达到5A级高档生丝的要求,大批量优质茧全国总量最多、质量最优。
“发”自匠心 “绣”出精彩
发绣,一种千年流传的独门技艺,取妙龄少女秀发绣制而成,为世间唯一带有人类生命符号的艺术,它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被赞为“天下一绝”。东台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发绣艺术之乡”,“东台发绣”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东台发绣历史悠久,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艺术奇葩。在清康熙年间出版的《绣考》一书中,就有“唐海陵西溪镇发绣阿弥陀佛……”的记载,把发绣艺术的源头锁定在唐代海陵西溪镇,也就是如今的西溪。相传,在唐代佛教鼎盛时期,西溪民间信女开始用自己的纤发,在丝绢上绣成如来、观音等佛像,朝夕焚香,顶礼膜拜。进入明代的发绣在色彩、内容和品种上有了一定的发展,生肖花鸟渐露市面。自清末后期,特别是民国以来,发绣工艺逐渐衰落,几近失传。新中国成立以后,东台又恢复了人发加工,直至七十年代初期,按照周恩来总理关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传统的指示精神,正式成立东台县工艺品总厂,使发绣这一民间绝艺得以恢复和重现生机,并初步显现出地域文化特点和价值。
发绣是一门综合艺术形式,制作流程既具有刺绣工艺,又具有特殊性。发绣制作过程极其复杂,要经过设计、勾稿、上绷、绣制、装裱、包装等多道工序。首先是选料特殊,发绣所用的原料不是一般的丝、麻,而是选用妙龄少女之秀发。头发经过收集,洗染和化学处理之后,被发绣艺人用之为线。其次是画师会稿,皆以书画名家的精品为蓝本构思画面。发绣题材广泛,古今人物、山水楼阁、飞禽走兽无所不有。第三是绣女施针,根据画面特色选取相应发色原料,综合运用滚、旋、缠、套、接、切、扣、虚、实针等数十种针法,达到平、齐、细、密、匀、薄、和、顺、光等最佳艺术境界。第四步是装裱包装,注重装裱材料的配色、选料,力求烘托绣品的精美,并配以各式红木支架,更显示古色古香。
历经百年开拓创新,我市现有发绣企业20多家,研究员高级工艺师、高级工艺师15人,工艺师、工程师、技师等100多人,画师、绣女、装裱工数千人。发绣工艺由过去的墨绣(仅用黑色头发)发展为彩绣,由过去的单面绣发展为双面绣,由过去的单调画面发展为“晕色”画面,现在又发展为双面异色绣。我市除生产普通发绣外,还绣制了不少大型精品,如《寒山寺》《清明上河图》《长江三峡全景》《姑苏繁华图》等一大批发绣长卷和邓小平、刘少奇、陈毅等伟人肖像。东台发绣已获得国内大奖数十个,在国际博览会和民间艺术博览会上也屡获殊荣。东台现已成为国内唯一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发绣基地,技术力量雄厚,品种门类齐全,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及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发绣之都”。
东台发绣艺术,凝聚着一批批艺人的智慧才情,从遥远的岁月走到当代,成为东台的一个历史标识,一张城市名片,一种地域名牌,也是东台一道绚丽多姿的风景。
百年鱼汤面 浓浓东台情
东台的早晨,是从吃一碗汤浓似乳、味道鲜美的鱼汤面开始的。用“吃一碗,想三年”来形容东台鱼汤面,一点也不为过。
东台鱼汤面源于清朝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已有200多年历史,相传是由一位被赶出皇宫的御膳厨师所制。他被逐出宫廷后,流落到东台盐区,以挑馄饨担子为生。初来乍到,人地生疏,生意清淡,忽然他想起御厨面点,便萌生了试作鱼汤面的念头。几经试验,虽然做的鱼汤色如牛奶,但总有腥味,且浓度不够。后来,他听从乡民的建议,多用姜葱去腥,用猪油炸鱼后再改用文火,慢慢熬煮,使汤变得稠浓。这样做出来的鱼汤既保持了鱼汤的鲜味,又别具特色。一时间门庭若市,“鱼汤面”就此成为东台享有盛名的特产。
民国初年,东台废盐灶,兴垦植棉,成为粮棉集散之地,外地客商纷至沓来。东台城内的20多家茶馆、酒楼都供应鱼汤面,顾客盈门。东台鱼汤面色香味俱全,汤白质浓,滴点成珠,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能够润脾健胃,补虚疗肠,经常食用,有益健康。因为东台鱼汤面在汤料上,选择了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钙和各种氨基酸的特点。食后不上火、不口干,营养丰富,符合当代人所追求的膳食养生。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现场制作的东台鱼汤面,使一个个外国人不停地竖起大拇指,连声叫喊“good!”当年,东台鱼汤面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78年,东台鱼汤面被命名为“江苏省名点”;1988年,被命名为“中华名小吃”;2008年被列入《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的鱼汤面,制作工艺更为精细。制作鱼汤,首先要将新鲜的鲫鱼、花鲢等剖清洗净沥水。向锅中倒入5斤油,油烧透8成后,每次陆续放入3-4斤鱼。鱼炸起酥,无焦斑。鱼起锅后仅蚀油4-5两,另用鳝鱼骨,洗净放油4两,煸透即成。经过这样的过程,才到了熬汤。烧汤时先放热水20-25斤。专用河、塘水均可。不可用天水、矾水等水。烧透后,将浮上的水沫打清。再将炸鱼和鳝鱼骨一并下锅。视出白即下油料大火烧沸,下油4-5两,视情可再加4-5斤水。第一批鱼汤制成约15分钟,后用过汤淘箩全部盛起,即成第一批鱼汤。第二次再将全部鱼骨入锅由文火至大火慢慢煸卡子后,放油3-4两煸透,再放开水20-25斤烧开,见白即添加原油3两,用大火烧透15分钟,仍用过汤淘箩全部盛起,即成第二批鱼汤。第三次同样,但水比前略少一点,最后把三次的汤全部合并下锅放入虾仔、酒、生姜、葱等辅料将汤烧透起浓,再用细汤筛过滤待用。这样一次次的反复,方得桌上一碗浓香润滑的鱼汤。但这还不是真正的汤。真正的汤,还得有汤底。用鱼刺过白水,放文蛤(连壳)1斤。上碗时,先在面碗内放底汤10%,面上碗后用鱼汤90%。
面,要用上白刀切面,做面时,用上等白面经四边卷工序,才能达到皮薄细匀。用粉时切不可用米粉、面粉,须用小粉浆,要有相当技术的刀切功,必须切得细,四角斩方。如没有切面的技术人才,可用机切面代替,须用细刀,108齿为宜。面下锅时,筷子不能动,成熟时自然从锅底浮起,约4秒钟起身,用热开水冷却“过桥”,在下锅复烫一下即成。汤在碗中,面再进碗,一碗鱼汤面就成了。
一碗鱼汤面,凝聚着东台这座城市的文化、百姓的智慧以及人文风情。(朱江 张佳 陈娟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