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天气: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城归”,新农村建设的“种子”
文章来源:东台文明网   点击率:1632 发布日期:2016/12/26 15:23:11
【 文字大小:    】   【视力保护:        】

越来越多曾经从农村到城市打拼的“外来族”选择向农村回归,“城归”现象在我市早已不再稀奇。事实上,近年我市始终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优化和创新人才政策,更加精准发力,全方位、高频率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持续推进“615”引才行动计划。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引进大学生3365人、专门人才580人、领军人才25人。

对冲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现象,“城归”已然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合适“种子”。他们或受过现代产业训练,打过工、创过业,或享受高等学府教育,有想法、有点子,携带着各自积累的资本、技术、理念,怀抱着梦想和情感,扎根在农村的农业、工业等各行各业,为新农村创建贡献力量。

新资本加快农业转型步伐

南沈灶镇庶新农场,60亩的大棚草莓地里,红红的果儿娇艳欲滴,阵阵草莓香气扑面而来,不少顾客手提篮子,采摘草莓。在农场办公室里,负责人陈义慧正忙着回答网店顾客的问题,另一间打包室里,工人们忙着包装草莓,等待快递上门取件。

如今,走进农村看看农业发展,可再也不是过去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滴汗入土苦作甜的生产方式。随着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在外乡友瞄准农业发展势头,带着资本、技术和理念,在农村的土地上创新创业,促使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得到巨大改变。

20年前,陈义慧无比渴求在大城市干出一番事业,站稳脚跟。他当过兵,承包过工程,做过装潢生意,收入颇丰。可没想到,20年后,他却在家乡承包起土地,建起大棚,搞起了蔬果种植。陈义慧说,过去在外打拼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财富,而返乡创业,就是用好这笔财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14年3月份,陈义慧听说家乡许多人在搞土地流转,不仅国家有奖励政策,而且市镇村三级都很支持。很快,他与一位亲戚共同投资,在南沈灶镇万桥村流转土地,建起50亩连栋大棚。连栋大棚里长什么?陈义慧认为如果种植大路货,肯定收入寥寥。他们决定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发展思路,种植时新瓜果蔬菜。大棚建成后,农场里开始尝试种植黄秋葵、阿根廷南瓜、长寿菜、韩国长白茄和抱子甘蓝等特色经济作物。而陈义慧的销售模式也一反常态,他利用“互联网+”,轻轻松松地将地里的农产品与网络平台相连接,不少外地的高档饭店还与他的农场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随着农场的销售渐入佳境,陈义慧开始扩大规模。去年6月,他在本镇的常灶村又流转了120亩土地,打造为集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在流转土地的过程中,他的新思路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不少老百姓主动跟其对接,流转土地,而且流转之后,他们也来到陈义慧的农场干干农活,增加收入。周瑞凤是陈义慧这儿做零工的常客,她听说有大户想流转土地,便和家人合计着把家中4亩多的土地流转了出去。周瑞凤积极流转土地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发现现在的农业种植效益不高。流转土地,一方面获得土地租金,另一方面自己还可以再打打零工,不仅自由,而且收益要比原来高出许多。

人力资源流向,是社会活力最重要的表征。当新的资本、新的思路、新的理念进入农村,融入农业时,不仅仅给“城归”者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他们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留守在农村一代的思维方式。在改造农业农村,活跃农村经济方面,这群人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走进位于梁垛镇的红芳花卉家庭农场,20多栋智能连栋大棚内,一盆盆仙客来、丽格海棠等花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让人置身花海。农场主万曰芳告诉记者,这几天是花卉销售高峰,所以农场里格外忙碌。

多年前,万曰芳和丈夫一直在上海、泰州等地做着花卉生意,2013年9月,她回到家乡投资建设连栋大棚种植花卉。万曰芳带回来的不仅仅是资本,还有先进的设备和前卫的生产经营理念。她先后从国外引进丽格海棠、仙客来、荷兰四季菊、一品红等花卉新品种,种植品系达30多个。目前,棚内育有仙客来、海棠、长寿花等计150万花卉种苗。

为确保花卉品质,农场花卉生产全部利用国外原装基质栽培,采取组织培养、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运用智能温控、无公害防虫、内外遮阳网覆盖等措施,并建成8000吨雨水收集池,实施雨水收集与灌溉、配方施肥等进行生产。为增加效益,农场成功创建“绿丰”商标,实行品牌化生产销售。同时,农场在上海星火农场建有60亩展示与销售平台,在如皋花木大世界设有800平方米摊位,并借助绿丰花卉网站、花卉微信群等平台开拓市场。

“既然返乡创业,我就希望能够带动家乡的老百姓一起致富。”万曰芳告诉记者,农场采用“家庭农场+订单+农户”的模式,常年雇用周边农民近20人,忙时100多人。在农场工作的工人都说,在这寒冬时节,大棚里温暖如春,眼前的花卉又十分养眼,照顾这些花卉可比自己在家种地轻松多了。农场不仅雇了当地的工人,还带动11家农户发展花卉生产,万曰芳也毫不吝啬地将生产技术教给他们,带动老百姓一起增收致富。百姓富了,万曰芳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新技术迸发企业创新活力

27岁的韩欢现任时堰镇苏北油脂有限公司销售经理,主要负责公司的货源采购、产品销售以及部分生产技术管理等。在他进入公司接管销售以来,公司改变了原先单一的销售渠道,扩充到与外省大型连锁超市对接,将公司的优质产品通过网络进行广泛宣传,大大增加了公司的销售量,提高了公司的收益。

“其实在郑州上大学的时候,我虽然学习的食品工程专业,但由于兴趣,所以对公司的一些经营管理理念也有所涉猎。”韩欢介绍,实习期间,他争取到了安徽巢湖中粮粮油工业实习的机会,在工厂实习的三个月时间里,他参照中粮厂区规范化建设布局及管控,借鉴其先进的设备及工艺技术,因地制宜地规划了苏北油脂从生产到管理的整改方案。从粮情监控到自动化仓储调控,在根本上解决了因夏季气候变化对仓储环境的影响,保证了原料可以安稳度过梅雨季节。在产品及工艺上,不仅仅满足于“正宗”“不掺假”,还结合现代化压榨工艺与民间小榨制油法,各取所长推出的小磨香菜油系列浓香菜籽油因味道纯正、香味浓郁深得消费者喜爱。

既然选择回乡发展,韩欢心底多少存了些“私心”。“刚到公司的时候是负责原料收购。”韩欢发现,送货来的有两类人,一种是推着三轮车、电瓶车,三五包货的老百姓,一种是外地来的一车三五十吨装的满满的粮贸中间商。刚开始对于粮贸中间商这样的供应大户,韩欢是很热心的,毕竟有时候一天靠老百姓送过来的原料还抵不上粮贸中间商送来的一大货车,看着堆满的仓库,心里多少会有点满足感。但是与老百姓们交谈的次数多了以后,他发现有的粮贸中间商的笑容也并不是很自然的。原来,有些粮贸中间商把纯正的菜籽油兑换回去以后,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去掺假。渐渐的,韩欢更乐于服务普通老百姓,看到年纪大点的老伯、老奶奶,心里的那杆秤总愿意倾斜,看着他们满意的笑容,也体会到一种满足叫被信任。

“虽然农村老龄化严重,但我觉得那些坚守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大爷大妈们其实很让人敬佩,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并不指望靠地里那点收成过活。”为此,对那些值得老百姓信赖的粮贸中间商,韩欢才会予以最大利润的政策支持,希望辛苦付出的人们可以得到让他们满意的好产品。同时,对于路途遥远前来送货的当地老百姓,他更是提供路费补助。

苏北油脂不仅在当地市场取得了好评,更深受本地百姓欢迎。不过,年轻的韩欢并没有停下脚步,意识到公司发展遇到瓶颈的他有个大胆的计划,走出东台,闯出盐城!

怎样扩展销售渠道?乘着全国遍地开花的电商风,他也尝试了一把,在国内大型电商平台注册登记开设店铺销售,但是这一次的大把投入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开花结果,后来久经推敲才发现在油品行业内的大品牌如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的广告及品牌效应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毕竟光靠几张图片或者文字,产品再好消费者也感受不到。痛定思痛,现在信息化的时代,酒再香也怕巷子深。改变策略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盐城到南京,从苏北到苏南,从江苏到浙沪皖的两百多个大型商超里留下了他的足迹,同时也留下了苏北菜籽王的产品。有实物对比,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切身感受得到,苏北菜籽王终于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站住了脚。

“实体行业的运营尤其需要新思维。拉动销售才能创造财富,转而为自身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投入资金,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韩欢说出了自己的“从业心得”。其实,带着新理念扎根农村的不仅仅是韩欢,南沈灶镇源耀公司工程设备负责人惠勇同样坚持着先进的理念,为公司降成本,减人工,提效率。

源耀公司主要生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一度时期内,码垛全部是人工,耗时耗力,工人劳动强度大,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就成为了惠勇努力的目标。去年,善于钻研的惠勇为公司引进日本进口机械手码垛自动化系统,成为该镇50多家企业中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企业。今年上半年,公司又引进一台国产机械手,共节省劳力12人,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他积极参与生产车间的设备改造,在他的带领下,设备小组的技术人员克服困难,对原来安装的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大大提升了产量,节约了能耗。如今生物产品车间产量由曾经的8000吨/月,提升至现在的12000吨/月。公司开票销售额由历年来的3亿元提升到今年的7亿元,入库税金由500万元上升到1200万元,成为我市纳税50强企业。

“企业落户在这里,就应该为周边的百姓做一些事情,这也是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惠勇一直有着这样的公益理念。每年,他都会和公司的员工们商量,确定一个公益主题,自觉带头捐款,并号召员工们献出一份爱心。近三年,他们公益活动的主题年年创新,每年慰问20个家庭,每户500元,已经在春节慰问过当地失独家庭、残疾人家庭和低保困难家庭以及镇敬老院等。企业的社会担当,员工的爱心,温暖了南沈灶镇弱势群体的心。

新理念创树农村崭新风貌

“农村发展变化日新月异,我始终相信每个村子都有各自特色,关键是如何去挖掘。”周宇说道。

作为2012届省聘大学生村官,周宇先后担任五烈镇甘港村党委副书记和仇家堡居委会党总支书记,现任五烈镇郭古村党总支书记,四年的农村工作经历让他受益匪浅。“或许因为我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所以我对宣传效应看得比较重。”周宇告诉记者自己的理念,在务实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对外宣传,力求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同时也能起到逆向鞭策作用。

今年7月刚刚到郭古村任职,周宇便开始了自己独特的宣传方式,用航拍器拍摄乡村宣传片,尽管这样的行为在周围的村民看来有些不太靠谱。“航拍器是他自己的,我们也没见过,感觉很新奇。刚开始大家都以为他在玩,后来看到他自己剪辑修改的视频,说也奇了,感觉咱村子还真的挺美的。”郭古村委会曹主任笑着说,自己生活在村子里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家乡的魅力,“像电影里一样,特别美!”

事实上,这种新奇事儿对周宇来说并不是第一次干了。早在大学的时候,他就对航拍特别感兴趣,并利用实习打工的机会自己攒钱买了机器学着拍摄。在仇家堡居委会任职期间,周宇还把自己拍摄到的乡村素材剪辑之后发在了网络上,深受在外乡友的喜爱,赢得了较高的点击率。“宣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一起建设我们的新农村。”实践证明,周宇的新理念确实起到了作用,没过多久,一位在上海经商的家乡人被宣传片所吸引,回乡投资办起了养鸽场,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

郭古村的宣传片还在拍摄中,周宇说,要在一年四季中找寻不一样的美丽。而见识了周宇新理念的村民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看笑话”,一股无形的凝聚力开始慢慢产生。“老百姓不信虚的,就信亲眼看到的。”周宇始终坚信这句话,在村里讨论老村部用地的时候,不少人建议将其出租增加村部收入,周宇在几番思考之下却做出了另一番打算,将老村部重新翻修改建成老年人活动中心。“不但没有增收,村里反而倒贴了不少钱。”曹主任告诉记者,村里老龄化严重,周书记的这一举措赢得了不少村民的拥护。

“我理解中的新农村,最重要的是村民的幸福指数。”周宇说道。村居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创建,每一项工作周宇都身先士卒。前不久,抢抓市里加强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契机,郭古村又在进一步谋划完善村“农家书屋”的建设。“让村民每天可以自由阅读,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周宇说,他愿意担负起图书管理员和技术教员的工作。此外,他还准备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平台,在帮助农户畅通信息渠道,加大对郭古村现有农业、工业资源宣传推介的同时,大力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传播正能量凝聚人心。

如今,周宇还打算结合郭古村的特色,推动本地造船企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开拓新的生态种养模式,力求让村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在三仓镇,村官徐亚军同样是一名“城归”。大学期间,徐亚军就是一个创业积极分子。他所学专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那时候他就开设了网店,售卖自己和同学加工的食物。

徐亚军在基层调查时发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消费需求增长,三仓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稍显滞后,存在过多的仓储、运输、倒手等供应链损耗。徐亚军想借助电商和同城配送模式推广销售三仓农产品,将农产品和消费者直接对接。他将自己的爱好和专业与三仓实际情况结合,成立实体店、运营电商且同城配送。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烤制花茶作为赠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2014年8月,三仓现代农业生态园牵头组建了一家以网上销售为主体的经营实体——三仓润丰现代农业产业园有限公司,徐亚军负责润丰公司网络平台运营。经过努力,他将当地农产品全部上线阿里巴巴、一亩田、绿果网等平台批发销售。网络批发平台经过运营,农产品有了更多的推介机会,也吸引了很多企业大客户的关注。去年,永辉、苏果、宏程果业等二十多家流通企业和公司进行了农产品对接。

去年11月份,在政府支持下,以三仓现代农业生态园为依托,与兰家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的采摘园正式开园,日均接待游客50人以上。今年5月1日,他和团队以三仓西瓜节为契机,农家茶社正式运营,通过农家茶社让游客参与烤制花茶、西瓜榨汁、葡萄酿酒等DIY环节。农业+旅游,不仅改变了农产品销售方式,而且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

也许,和多年前的“海归”比起来,“城归”显得不那么耀眼。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的折返中,他们携带着各自的“体验”,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了一股甘冽的清泉。(朱江 张佳 文/图)

上一条新闻:弶港镇确保珍稀野生动物越冬安全      下一条新闻:我市三个景点榜上有名      
【加入收藏】 【打印此文】【关闭】   

 
   
* 评论内容:
* 昵称: *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注意: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还没有评论,赶快抢沙发!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CopyRight © 东台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