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美林 通讯员 章国荣
如今的我市,义工已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在这道风景线里,有这样一位平凡的女人,她用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成为风景里的风景。她便是杨亚芳,市义工联副会长、妇联主任。
杨亚芳可以说是我市义工联合会的元老了,2012年市义工联刚刚组建,杨亚芳就积极参加了这个我市民间第一个公益组织。一袭红背心,这几年,她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敬老院、福利院、贫困家庭中,为困难群众奔走忙碌,多年的公益行动让她养成了一种公益习惯,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爱心人士的参与。四年多来,义工联的队伍已经壮大到1600多人,成员涉及各个年龄段,涵盖各行各业。杨亚芳也从一名普通的义工,成长为义工队伍的领头雁, 2013年5月,市义工联取得了民政部门登记的社团登记证书,成为苏北第一家正式注册的民间公益组织,杨亚芳因为大家对她的信任,而被推选为负责人之一。
“虽然我失去了父母亲,可我感觉自己一点也不孤单,这么多年芳妈妈一直在照看着我,鼓励着我,让我觉得妈妈一直在我身边,从未离开。”这是杨亚芳的“女儿”小韩在日记里的自述。一次偶然的机会,杨亚芳得知小韩的苦身世:六岁时父母就不幸因车祸去世,家境贫寒。作为母亲,作为义工,杨亚芳二话不说当起了小韩的妈妈,一有空,她就把小韩接回家中,做好吃的给她吃,和她谈心聊天。门口邻居们都对她笑言:“家里又来了一个女儿。”几年里,小韩学习上的事儿,生活上的事儿,她都放在心上,跟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着小韩,如今,小韩已经考入了名牌大学,每年寒暑假她依旧会把小韩带回家一起生活。
几年来,各种公益活动,杨亚芳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甘当一个“苦行僧”。今年正月初二,杨亚芳负责“民俗闹春”的志愿服务,由于春节前忙着看望空巢老人、资助贫困学子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大年初一她累倒了,发着40度的高烧,嗓子嘶哑,不能说话。躺在病床上,她一直在挂念着第二天的大型公益活动,因为这次活动有八十多位义工要走到街头,怎样才能合理安排人员,确保这次公益活动万无一失,她一只手打着点滴,另一只手拿着笔画着活动的线路图,然后确定每一个站点需要的义工人数,再通过手机发给参加活动的每一位义工。管床医生一开始不了解她,看着她捧着手机,一个劲的劝告她,让她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当了解她是在为志愿服务时,大家都备受感动,为义工精神直竖大拇指。人员安排好了,她还是不放心,第二天,热度还没退,她依旧带着笑容和义工们走在活动的队伍里,引导疏散拥挤的人群,统筹安排义工的服务工作。
针对目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社区很多老人都是独居,为了让空巢老人不再感到生活的孤单,杨亚芳一直把“关爱空巢老人”作为主要志愿服务项目之一,她带着义工们定期去看望这些老人,给老人带来礼品,帮他们料理家务,陪他们聊天。让她欣慰的是,在她和她的团队帮扶行动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行孝感恩中来,正如她所说,希望通过义工们的努力让孝老爱亲、敬老助老、感恩奉献成为一种使命、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在义工联,杨亚芳除任副会长一职以外还兼任妇联主任。义工联里女义工比较多,同样作为一名女性义工的她能体会女义工们家庭与工作兼顾,挤出时间走出家庭奉献爱心着实不易。当看到这些社会各行各业的女义工们在给老人、孤儿们表演、服务时,她也在尽量考虑如何让她们服务得更好,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为她深知,大家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走到了一起,要让大家能在公益活动中更好地分享人生的价值。
在参加义工联志愿工作的同时,杨亚芳也在思索着一个问题:服务社会需求多样化,志愿工作有时候也容易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怎样才能让自己掌握一些救援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呢?她加入了东台公益团队——蓝天救援队。救援队成立以来,她积极参与各项救援培训,认真学习各项技能,参加过北京、青岛等培训。有时候是红马甲,有时候是训练服,始终不变的是一颗播撒公益的心。
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撒播人间,公益让杨亚芳平凡的人生,变得不平凡起来,几年来,她和她所在的公益团队用责任心和爱心奏响一曲嘹响的志愿之歌,也为自己在公益道路上的成长留下一行坚实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