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日报(记者 朱江 张佳 唐雅 文/摄)时光的年轮仍在不急不缓地转动。从1977年到2017年,四十岁月波澜不惊,宛若一个转身的刹那,弹指一挥间。 高考,大概是唯一让这期间的所有人都无法忘怀的共同记忆。镌刻了那一份早已被注定的珍重,无论何时翻开,都能嗅着不一样的滋味,酸甜苦辣,填满心间。 轻轻拨动历史年轮,光阴回溯。1977年7月,邓小平同志恢复职务,复出仅一周,他同长沙工学院临时党委负责人谈话时提出,不管招多少大学生,一定要考试,考试不合格不能要;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查全性等老专家争相谏言,强烈要求恢复高考制度;9月,邓小平再次要求教育部,全力为恢复高考制度亮起绿灯。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当时的中国,“恢复高考”四字恰如落水的巨石,激起涟漪无数。11月28日,全国570万考生怀着忐忑、紧张,从农村、工厂、部队涌进考场,迎接一张阔别十年之久的考卷。而1978年的夏天,参考者热情更甚,人数高达610万! 有人说,那是“一场存亡绝续的伟大改革”,让苦无出路的寒门子弟、农家子弟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好像鲤鱼跃龙门,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当年的考生如今忆起往昔,尤感兴奋。 那一代人的情怀啊!尽管未曾经历,却并不难理解那份沉甸甸的分量。走在安静敞亮的档案室内,轻轻翻阅着尘封多年的史料,一张张仍旧散发着油墨香的书页上,颗颗清晰的字迹仿佛让时光也跟着回转了。很轻松地,便能够透过书页,看见那时,那里,还有那群人,他们对高考汹涌澎湃的热情和对未来无与伦比的希冀。是的,那就是命运改变的原点,让每一个人都心存感激。 被宣传大字布满的考场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高昂斗志:“搞好今年高校、中专招生工作,是全国人民的希望!”“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把教育搞上去,广开才路,快出人才,早出成果!”“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文化,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那是个对人才如饥似渴的年代,那是个向个人命运不断抗争的年代,那更是个中国推开改革开放大门,迈向世界舞台的伟大年代! 1977年,全国报考人数多达570万,东台也仅仅只占了个零头,全县报考青年14065人,其中报考高校的4550人,报考中专的9515人。可就是这么些人,后来有的成为教师,培育一园桃李;有的成为政府官员,造福一方百姓;还有的成为企业家,助推一地发展。他们被镶嵌在改革发展需要的各个岗位,用真才实学投身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建设。 四十年,沧桑巨变。即使如高考,也早已变了又变: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录取比例……高考早已不再是改变人生走向的唯一途径,独独未变的,是记忆中关于高考的那一份珍重。无论是年过花甲早已退休的老人,还是从而立迈向天命仍然坚守岗位的中年,亦或是刚刚经历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不知不觉中,高考都在改变着他们的人生。 如今的高考,或许早已不再是记忆里的样子,但它仍将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在不断完善中,在追求公平中,以期为未来发展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
“高考改变了命运” 人物:杜晓东 参加高考时间:1977年
“又是一年高考时。”6月8日上午,在实验中学中心校区见到60岁的杜晓东时,作为今年考务人员的他,正积极地为当天下午的英语考试做准备。 年年服务高考,总会让杜晓东想起40年前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那场考试。 1977年夏天,距离杜晓东高中毕业已有两年的时间,他成为当时台南公社电影放映队的一名放映员。原本以为自己将终身从事这份职业,可没想到,当年10月20日晚,广播里传来高考改革的消息,杜晓东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那一年的高考,考了两次。”杜晓东清晰地记得,11月27日的初考是在公社大会堂,各个村的几百号人报了名,年长的、年少的,有农民、有工人,大家齐聚一堂,共同竞争。而这一次的初考就刷掉了大部分人,只有几十个幸运儿可以参加统考。 幸运儿之一的杜晓东这才意识到竞争是这么激烈。好在高中的基本功还算不错,毕业两年,许多知识还没有全部忘记。他翻箱倒柜,把自己初中、高中的书本全部找了出来。一边放电影,一边复习。又翻看报纸,学习时政。 统考过后,杜晓东还算从容,依旧干着放映员的工作,虽说在当时每月24元的工资也算不错,但他的内心仍然渴望着能够鱼跃龙门。 再一次接到通知,便是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当时没有分数,也不让查分,只告诉你马上要体检了。”杜晓东说,全公社一共11人参加体检,在当时,体检十分严格,可能一个小小的毛病都能影响到录取。 “杜晓东,大队收到你被江苏师范学院盐城分院录取的消息啦。”那已是1978年3月1日,杜晓东从大队得知了自己考上大学的消息。他立刻回家,跑着笑着叫着。“爸,我考上大学啦,我考上大学啦。”到家之后,他一把抱着父亲,二人喜极而泣。 3月6号就是报到日,眼看着没几天,家里忙着请亲朋好友庆祝大喜事,又忙着转户口,收拾行李。那几天,杜晓东白天忙,晚上也是激动得睡不着觉。要知道在当时能考上大学是多么不容易。全公社一共就录取了7个人,3个大专以上,4个中专。 大学毕业后,杜晓东被分配到当时的西溪中学,担任物理老师。一转眼,马上都快退休了。回想起当年的高考,杜晓东时常感慨,如果没有那一次高考,自己现在在哪里,做什么工作,过什么日子,完全不敢想象。高考,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高考是不断追求自我的途径” 人物:杨子江 参加高考时间:1986年
1986年的夏天,老实验小学一间闷热的教室里,意气风发的男孩正埋头奋笔疾书,校门外,一脸风尘仆仆的父亲特意请了一天假,静静地注视着校园里的一切风吹草动,焦灼、紧张、不安……错综复杂的情感溢于言表。所有的一切,教室里的男孩一无所知……因为平日里,父亲对自己的学业关注甚少。 1986年是中国经济由计划到市场的转轨时期,社会氛围相对宽松。农村学子埋头苦读,期盼通过高考“跳龙门”,而城镇学子却可以不拘一格,多途径工作就业,实现人生价值。杨子江是城镇学子,也正是在这一年,他以534分的高分考上了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南京大学。 “那时候,父母辈对我们没有很高的要求,大家迎考的心态都很轻松,学习目的纯粹,比起现在的孩子,少了很多功利性。”杨子江的记忆里,拥有城镇户口便已经是幸运的。“所以高考对自己、对整个家庭的重要性不算太高,志愿的填报、专业的选择都是自己拿主意,父母很少干涉。” 犹记那一年,杨子江收获了“文科状元”和江苏省作文最高分的双重荣耀,轰动台城的大街小巷,引来媒体竞相报道,可杨子江却异常平静。用他的话说,当时只知道东台出了个作文最高分,是谁并不知情,直到报纸刊出文章,无意间看了看,才知道是自己,后来这事也就那么过去了。 学成归来的杨子江先后任市政府办秘书、五烈镇党委书记、机关工委书记、司法局局长,经历许多岗位。这一切,杨子江都心存感恩,三十多年前高考的那段记忆,仍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那时候的他既懵懂又纯真,那时候的他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渴望继续学习,不断改善和提升自我。 “我想上大学,大学对我后来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四年系统的学习,我不会顺利地走上今天的岗位。”在杨子江眼中,大学为人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无止境,对知识的不断渴求是鞭策他奋发向上的无限动力。 “最难忘的还是那份同学情” 人物:叶聪 参加高考时间:1996年
1977那年,恢复高考的好消息刚刚沸腾,叶聪出生了。赶着好时光,1996年参加高考的他顺利考入江苏理工学院,并在毕业后分配当英语教师。用他的话说,从此便算作国家的人了,唯一无法割舍的,是高中难以忘怀的同学情。 “1996年是很特殊的一年,那是高考第一次扩招,整体录取比例比1995年大得多。”叶聪认为,自己属于幸运的一代,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让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所以那个时候学习远不像现在这么紧张,同学之间也更加注重友情,游戏和互动都比较多。” 19岁的叶聪当时在班上被同学昵称“大宝”。那个年代,“雅”号几乎是必备的,使用频率要远远大于准考证上工工整整打印的几个宋体字,以至于毕业多年后,谁谁叫什么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唯独记得那些个诨名,就像“孙悟空”“唐老鸭”“小诸葛”,一个名儿对应一张脸,时隔多年以后再次开口,那一份莫名的熟稔依旧能够温暖心间。 青春的时光短暂而欢快。直到高考前30天,站在教学楼前集体宣誓的那一刻,紧张的气氛才陡然间从彼此的眼神交换中散溢出来。戏剧性的是,从宣誓结束的当天下午开始,为了不给予压力,学校特意锁上门把学生都赶出去自由活动,“一个个‘捣蛋鬼’只能耷拉着脑袋,在家中对着高考这只‘佛脚’奋力猛扑。” 叶聪清晰地记得当时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对高考的重视。不仅每天的早饭变着花样,就连市面上最时髦的“太阳神口服液”和“健力宝”都开始在家中频繁“现身”,那股满足感让叶聪深深体会到什么是痛并快乐着。 高考意味着别离。那时候,复读产业刚刚开始兴起,不过没有谁想去走上一遭,彼此都珍惜相处的最后时间,用毕业赠言、送礼物的方式纪念和留念。“比如歌词本、贴画、照片等等,都是珍藏多年的,”姑娘们哭着,男生们笑着,放肆演绎着彼此的不舍。“去年国庆的毕业20周年聚会,总共来了30多人。大多都是特意从很远赶来,大家很珍惜。”言语间的叶聪透露着自豪。 光阴似箭。当年的“大宝”不仅多了些胡茬,更蜕变成市一中的教学骨干,执教期间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深受学生欢迎,还被评为班主任之星。对他而言,高考不仅决定了人生的职业方向,更让自己体会到友情的纯真和珍贵。他希望能够把这份情结传递下去,让自己的学生在回首高考时,会因为心中的温度而绽放微笑。
“高考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人物:周宇 参加高考时间:2008年
周宇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村的“掌门人”。 原本他寄希望于高考,实现自己做体育记者的梦想。而现实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所有的学习、实践,为自己走上社会铺就了道路。 对于周宇这样的90后,高考依然很重要,甚至被家长看得更重。但是,并不能依赖高考来决定今后的职业生涯。 从初中起,周宇就十分迷恋足球,立志将来做一名体育记者,所以他的高考目标自然锁定了上海体育学院。高考后,周宇的分数没有达到上海体育学院的要求,倔强的他本想选择复读,却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南京晓庄学院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他安慰自己,将来还有机会做记者,还能接触体育新闻。 高考的失利,让周宇更加珍惜大学生涯。大学课程没有高中那么紧迫,课余时间也相当充裕。新闻专业需要实践,周宇参与采访各行各业的人群,同时还有刺激的暗访和批评报道。课外担任校广播台新闻部播音员,校网络电视台播音员,大三时担任了广播台台长。在实践中,周宇意识到了,其实自己有无限的可能性。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周宇看来,高中时代巩固了自己的知识,从高考过渡到大学,更多的是待人处世,与社会打交道的一段经验。而这段经验,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012年大学毕业,那几年可以说是最难就业年。大批本科、大专毕业生涌入社会,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容易。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宇接触到了大学生村官考试,没想到那次的一试,竟让周宇成为了如今五烈镇郭古村2978位村民的当家人。 尽管偶尔还会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但如今的工作也让周宇充满成就感。大学里的各种社会实践,对从事村官工作助力不少。“我还是要感谢高考。”周宇说,无论是高考前还是高考后,都见证了自己为梦想奋斗、努力的过程。可以说,没有高考,就没有现在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