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加快转型,产业融合联动,丰厚的农业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条件,我市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互动并进,提出了“率先在苏北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业开发紧扣高效规模,推进项目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为重点,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去年,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6个镇、16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达4000多万元。
“农开项目建到哪儿,高效农业就发展到哪儿,高效农业出现在哪儿,农开项目就服务到哪儿。”农开项目打基础,重实效,推进着我市现代农业提速发展。
金色秋季,天高云淡。沿着宽敞的352省道一路东行,路道两侧依然是满目翠绿,钢架大棚、特经作物连绵不绝,有如一道现代农业展示长廊。在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智能农业展示区内,各种新品种瓜菜长势喜人:从安徽省农科院引进的樱桃番茄有红有绿,有紫有黄,争奇斗艳;从荷兰引进的绿先锋苦瓜蓓蕾初绽,娇小可爱;吊蔓栽培西瓜滕蔓伸展,毛茸茸的西瓜已有拳头大小……这里,便是我市聚力打造的20万亩连片现代农业示范带。我市重点打造的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园区之一——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即位于此示范带内。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推进了我市“三农”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也对农业开发提出了新的命题与挑战。市委、市政府把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率先在苏北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初见成效,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省现代农业建设试点县(市)和省农村改革试验区。而农开部门则先行一步,着眼高效规模,聚焦产业特色,推进农业开发。优先筛选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基础较好、开发潜力较大的国省道沿线作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突出形象提升,突出示范效应,按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要求,以352省道、204国道等高效设施农业为依托,重点打造国道、省道沿线区域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带,辐射带动周边区域高效设施农业的规模扩张,初步实现了连片发展、集聚开发。
352省道沿线区域是苏北地区特经作物起步最早,种植最为密集的区域,形成了以优质稻米、绿色瓜菜为主体的农业产业特色。区内农民生活殷实,集体经济较强,具有一定的资金配套能力。同时具有产业基础好、示范效果好、群众易于接受等优势条件。20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以建设连片高标准农田为首要任务,以做大、做强、做特优质粮油主导产业和高效特色农业为产业发展方向,以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为依托,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综合采取水利、农业、林业、科技配套措施,新建桥梁、排灌站、圩口闸、防渗渠、机耕路、涵洞,构建农田林网,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使项目区灌排设施配套、农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通畅、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提高,达到省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初步形成了“田成方、路通畅、林成行、灌得上、排得出”的高标准农田体系,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2年,项目区建成高标准农田4.15万亩,全市累计发展到83.5万亩。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东台农开部门贴近实际,勇于创新,促进了项目建设按计划、高标准实施,着力打造“项目质量最高、资金使用最优、工作特色最多、开发效果最好”的农开项目新品牌。
责任明确,严格规范运作。明确项目镇承担建设主体责任。各项目镇严格按照年度计划组织项目实施,工程重大变更、重大问题必须由项目镇参与协商会办,每个单项工程经过项目镇农发办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项目的结算、验收、审计以及报账等重点环节经项目镇确认同意后方可进行。加强质量控制,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工程质量,聘请信誉较好的中介机构检测,联合镇农发办、监理对项目区所有水泥路进行检测,及时反馈检测结果,责令限期整改存在问题。严格审计验收。加强竣工审计结算,择优选择审计单位,明确审计奖惩办法,落实项目审计责任,坚持边审边整,促进质量提升。强化县级验收。市农开局联合财政部门、镇农发办以及勘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对每个单项工程逐一检查;对项目验收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交办单,限期整改,坚决不打和牌。
精细管理,发挥资金效能。财政部门大力支持,对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保证了项目建设资金及时拔付、规范管理。农开部门会同项目镇及相关部门、单位认真做好项目标前踏勘,充分掌握项目实施区域路况、水系、地貌等情况,将可用资源纳入造价内编制;所有项目一律公开招标,不擅提门槛,不随意议标,不违规签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中标价下浮率达28-30%;精打细算,节余资金增加工程项目,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仅以2012年许河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主要工程为例:桥梁建设面积达1900㎡,水泥路60000㎡,小沟配套110座,灌溉站6座,低压管道灌溉系统1300亩,较之预期目标,增加工程量超过1/3。
联系群众,突出多层监督。项目监理坚持“日报制”,重点监督考核施工单位劳力、机械投入和技术规范执行情况。聘请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为工程监督员,发挥其人头熟、情况清、方法活、干劲足的优势,宣传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协调施工现场矛盾,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反馈相关廉政信息。在项目规划阶段,吸纳群众的合理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动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听取群众建议。群众对工程质量有意见,有现场临时停工权,施工单位必须自觉接受并在现场监理监督下,整改到位。群众对工程质量的投诉举报,同步受理,同步交办,同步整改,直到群众满意认可。项目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巡查制,逐月巡查工程质量和进度,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和提醒约谈会,定期编发《项目简报》,及时通报各项目区项目建设情况。
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推动传统农业快速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我市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引领作用,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三仓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初具规模,现已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内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于一体,发展西瓜、青椒、蔬菜为主体的大棚高效设施农业,建成450亩滴水灌溉区,5000亩连栋大棚和标准钢架大棚,年增农民纯收入1800元。许河镇引进国外客商建成生态农业科技园。依托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成功招引加拿大客商投资1.2亿元,成立了江苏格林沃德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建设1000亩生态农业示范园,主要从事有机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生态农业。南沈灶镇招引日本客商投资1200万元建成果蔬大棚生产基地1500亩。五烈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以稻麦为主体的集高效种植、新品种引进、病虫防治、秸秆综合利用于一体的5000亩高产基地。
通过项目开发,加快了项目区农业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转变。全市项目区累计流转土地5400亩,农户3200户,发展高效农业面积12000亩。规模化经营,带来传统经营模式的转变,农民经纪人队伍迅速壮大,三仓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民经纪人从原来的10多家增加到了40多家。
近年来,我市狠抓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措施的落实,督促科技措施的实施单位对农民面对面、手把手辅导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圆满完成了科技培训计划,深受农民的欢迎。简单实用的技术,迅速转化成产出成果,给农民兄弟带来了实惠,给农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活力,通过专家现场讲解、实地帮扶,解决疑难问题,项目区科技普及率达到95%。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建设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区农业亩产增幅达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