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残障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将来能够融入社会,特教语文教学应把语文学科和残障学生的生理特点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场景创设、真实情景互动、角色扮演等手段,寓教于乐,让残障学生不但掌握了语文知识,而且获得了生活经验,提高了生活能力。
一、保证教材内容的生活化
特教学校旧版的语文教材,其中内容有的已经过时,有的太难。我们在教学中,要先从原有内容中选择一些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对学生有帮助的,再把这些内容与自己编写的补充材料融合起来,充分保证学生所学教材的生活化。我们这学期是这样安排的,如有生活常识的:《电冰箱》、《天气预报》等;有教育学生爱劳动、讲卫生的:《文文的头发》、《勤快的小猫》等。教材里面选用的素材也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自己或他们熟悉的人和场景。学生学习时,感到既新鲜又熟悉,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起来更容易接受。
二、保证教学形式的生活化
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习。在课堂中教师要用生活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生活化的语文。
1、自主学习,观察生活。
在学生学习课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课文,强化语言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例如:教学《天气预报》一课时,我们在上课前请学生注意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了解这几天的天气情况,并做好记录。然后上课时,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从而使他们更能认识和理解了天气预报。
2、创设情境,重现生活
残障生由于其智力的因素,造成他们在学习上的迁移困难和适应行为的局限性,因此,对残障生来说,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学会怎样进入社会,怎样与普通人交往,比让他们学会背课文要有用得多。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就是通过创设生活场景、生活展示、生活角色扮演等,帮助残障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提高残障生的适应能力。
3、联系实际,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语文的学习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原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
特教学校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