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是教师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一个个层次分明、具有逻辑联系的问题,为学生主动学习而设计
的自学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总抓手。笔者就导学案设计
中如何注意“四化”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知识问题化
导学案导学的根本途径是问题导学,把学习内容的知识点转化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置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因此,导学案的编写要遵循以问题为线索的原则,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增强教师导学的针对性。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认真仔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学会看书,学会自学。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整个导学过程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基本思路:以问题导路——明确要求——学生自学——交流展示——答疑解惑——整理归纳——纠错补漏。设计问题是教师将知识讲授转化为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策略,又是学生“学”的载体、途径和过程。所以问题是导学的核心,也是导学的关键,问题的设计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因此,问题设计要有目标性、导向性、启发性、开发性、探索性,注意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等有机结合。强化导学功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问题层次化
A级——识记类。以理科为例,一般为教科书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公式的简单呈现。B级——理解类。是在A级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应用,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应用类。是进一步的知识运用,即学以致用,侧重于解题思路的理清和解题规律的归纳,通常设计一、两个一题多解的题目。D级——拓展类。能把知识、经验与社会生活实际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一般比较难。四个级别的问题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A、B级要求所有学生必须人人过关,重点考查后进生。C级则主要面向的是中等以上的大部分学生。D级则是面向一些优等生,课堂的精彩常常由他们来升华。当然,学案的编制没有固定的标准,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权力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唤醒、激励、评价、追问、点拨、启发,教师由原来的“口若悬河”变为“金口玉言”,由“发号施令”变为“平等交流”,由“台上”走到“台下”,由“台前”走到“台后”。培养学生“爱学”的态度,“乐学”的情趣,“会学”的技巧,“自学”的能力。
三、层次梯度化
选择的例题要有阶梯性,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深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得每个学生都受到激励。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使优秀学生从导学案设计中感到挑战,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结合学情,着眼于整体,致力于主体,立足于个体,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设计必做题,所有学生人人过关,注重及时反馈矫正,学困生跟进辅导。同时设计选做题,促进优生成长,题型多样,难度适中,紧扣考点。
四、梯度渐进化
一节课的好差不是学生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复制和学会上,更重要的是看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碰撞,对问题的置疑、文本的批判、动态的生成。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掌握过程,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总之,导学案设计要注意的问题很多,设计的核心应在学生、学情、学法上,设计的重点应在学习引导上,设计的关键应在问题探究上,设计的特色应在阅读思考上,设计的着力点应在巩固练习上,设计的过程要站在新课改、新理念的高度上,针对学生的实情去设计,才能真正构建“理想课堂”,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