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盛夏,骄阳似火,气温高达35℃以上。一天下午,在晏溪河社区会议室内召开大学生暑期座谈会,有6名贫困学子应邀出席。他们围坐在一张条桌的四周,当中却留下一把空椅子,说是给崔爷爷准备的。三时整,一位身材高大颇有军人风度的老人走了进来,大家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争相握手:“崔爷爷好!”这位老人就是原盐城市消防支队科长崔长耕。
崔老坐下后,仔细询问了各人思想、学习情况。当他听说一位在南京大学就读的同学已加入中国共产党时,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在勉励一番后号召全体贫困学子向榜样学习,说着从手提包里拿出一沓信袋,里面分别装着100元和一张赠言卡分发到各人手中。卡上写着:学习要刻苦,思想要进步,工作要勤奋,交友要慎重,待人要坦诚,为国勇献身,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这6名贫困大学生有的已读到大四,有的才读大一,但在他们刚接到录取通知书时都曾有过苦闷、彷徨,原因是他们的家庭各有困难,无法就读。是崔爷爷慷慨解囊给予经济资助,并苦口婆心开导,他们才顺利跨进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其实,崔老的助学行动并不是从他们身上开始的。早在1997年,他就对从未谋面的西安外语学院贫困生小宋许下诺言:“只要你好好学习,我一直资助(你)到大学毕业。”事情原委是这样的:这年春天,崔老从《盐城晚报》上看到一条消息:我市溱东镇许云凤同学在盐城读书,本人身患重病,还紧衣缩食、缺医少药,每月挤出30元钱资助小宋读书,而她自己却不幸离世。崔老为此夜不能寐。他想到:自己也是苦出身,童年时代放过牛、讨过饭,是共产党引领自己参加工作投身革命,日子才一天天好起来。但组织上仍然关心体贴,在数十年时间里,曾给予55次生活困难补助。党恩浩荡,无法回报。现在社会上由于多种原因仍然有困难之人,特别是一些特困生要想完成学业确实不是易事。第二天,天还未大亮,他就骑车十多里,来到邮局门前,汇出第一笔爱心助学款,一直到小宋大学毕业从未间断,而且在小宋大学毕业的前夕,还汇去了路费,让其顺利返家。
接着,崔老又通过多种渠道,得知河南省信阳市查山中学有10名孤儿求助读书;本市城南中学初三班有名孤儿学生需要资助……。崔老先后帮助17名学生完成学业,有时深感自己能力不足,就去找学友、战友以及相关企业家共同关注。2012年夏,家乡附近有个在读的小学生患了白血病无钱医治,崔老心急如焚,除自己捐出1000元外,还连夜写出“请用爱心挽救孩子生命”的倡议书,结果共募集捐款18.4万元,让这名小学生及时进院治疗。在崔老退休20多年间,只要遇见贫困生、贫困户、孤寡老人、灾区群众以及家乡修桥铺路、社会公益事业等等,崔老都曾从退休金里挤出钱来给予过资助。他刚退休时,退休金并不多,直到2009年才有所增加,他一下子拿出2000元向党员爱心超市捐款。还拿出700元以缴纳特别党费的名义,回报多年来组织上给予的补助。
经济上的付出是有限的,精神上的传承和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这是崔老在他爱心希望园里长期耕耘中得出的一个硬道理。20多年来,他到城南中学多次讲革命传统,讲道德修养。崔老说,希望长在,人也不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