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围绕“率先在苏北建成省级优秀管理城市”目标,持续加大整治投入,从城市环境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抓起。执行《江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指南》,两年完成“九整治、三规范”项目1141个。今年全年369个项目投入2亿多元,已全部完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城市环境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满意度日益增强。
造浓整治氛围 做好群众工作
通过《东台日报》、广播电台、宣传车、宣传栏,在全城广泛深入地宣传“九整治、三规范”的整治背景、主要内容及其重大意义,不仅使相关部门增强了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而且使广大市民明白了“九整治、三规范”行动是民心工程,暖心工程、幸福工程,是城市环境的美化工程,净化工程、乐居工程,增强了热情支持、主动配合、踊跃参与的积极性。
“九整治、三规范”行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不少工作与群众息息相关,是一项艰巨细致的群众工作。整治中坚持兵马未动,群众工作先行,发动群众参与、理解并支持。使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有了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不少“九整治”工程牵涉到群众利益,群众都能从大局出发,通情达理地配合;许多“三规范”工作与群众密切相关,群众也能以个人的暂时利益服从提升城市形象的长远利益,大大缓解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压力,减少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使许多具体整治、规范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部门联手互动,合力同频共振
我市将建成区内21个社区、1个村划分为87个网格,与全市87个部门单位结对共建,各包保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落实专人脱产牵头负责环境整治,会同社区共同协调解决包干区域环境整治各项问题。各单位、部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拧成一股绳、凝成一股劲、形成一条心,为整治城市环境各司其职、同负其责。合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多管其下,同频共振,从各方面提升环境品质。
加快硬件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分类落实新建、改造、整治项目,大力度实施,高标准完成。三年新增市区道路近200公里,外环内网格局基本形成,市区交通通行能力显著增强。每年改造提升一批破损道路及背街后巷,仅近两年就改造背街后巷500多条,市区及近郊区主次干道、背街后巷等路面全部实现平整硬化。结合交通秩序整顿,新增公共小型客车车位1000多个,新建货车专用停车场49116㎡,确保停放规范、分流有序。
全面改造农贸市场,按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兑现落实市财政奖补50%建设改造资金,鼓励引导业主自主改造升级;同时明确相关镇区、部门包干负责,逐一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市区8个标准化农贸市场、3个大棚便民市场和4个疏导点的市场环境、秩序和面貌全面提升,得到省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推动环卫提档升级,投入4500万元新建新曹生活垃圾填埋场,于2013年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在工程达到国家Ⅰ级标准的基础上,对市区283万平方米主次干道实行全天候保洁,日产日清。推进8座垃圾收集站建设改造提升,配足配齐保洁车等环卫设施。按创卫要求新建、改造公厕,城区118座公厕中,主次干道、行人交通量大的道路沿线、汽车客运站的公厕均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建有小型水冲式公厕152座,城区全面取缔旱厕、露天粪坑,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改造提升小区环境,连年将老旧小区封闭改造工作列入实事工程,改造封闭16个老旧小区,全部安装技防设施,规范物业管理,维修小区道路、亮化等公共设施,治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晒乱挂、乱养乱种、乱涂乱画等行为,完善提升小区绿化,老旧小区环境明显改善。
健全长效机制 规范管理得力
着力清理占道经营,加大巡查力度,规范北关路、金海美食街等新建疏导点的管理,清理各类占道经营夜市排档、流动摊点2200多人次,清理灯箱站牌20多块,清理乱堆乱放60多处。加快新建东亭南路、东关路等临时经营疏导点,引导流动摊点入市经营,做到了既不影响市容环境、又方便群众生活。引导车辆停放有序,加强各类车辆的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城市道路不文明交通行为专项整治,不断扩大机动车停车管理覆盖面;千方百计挖掘空间,新建11处公共停车场和1处近5万㎡的货车专用停车场,利用支干道路划设停车位,新增公共小型客车车位1000多个,确保车辆停放规范、分流有序。严格户外广告设置,按照户外广告“总量控制、只减不增”的要求,严把户外广告审批,提高广告设置门槛,合理利用城市空间;加快改造出新重要路段店招店牌,拆除宁树路、东门路等主要道路两侧设置不规范、陈旧破损的店招店牌380多块,提升了城市品位。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城市管理向基层社区和薄弱地段延伸,建立路段长、河道长、片区长和市场长“四长制度”,明确市、镇、社区三级职责分工,落实城中村、城郊接合部管理部门责任,初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建成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全地域覆盖,全时段管控。
发挥示范效应,彰显城市魅力
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省级示范社区、示范路的示范效应。继鼓楼路步行街、望海社区建成省级示范街、示范社区后,又及时启动金墩社区、海陵中路创省级示范社区、示范路活动。金墩社区夯实基础抓关键,统筹协调促创建,广泛发动群众,宣传立体化;健全组织机制,创建项目化;明确创建责任,推进网格化;坚持条块结合,共建联动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走进社区,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秩序井然,令人心旷神怡。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上的鲜活样板,有力带动了其他社区的环境整治工作。海陵中路在示范路创建中,精心组织,不断夯实创建基础;扎实推进,不断提升管理标准,立足常态,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在榜样的带动下,各单位、部门、社区加大建设整治力度,全力营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中村、城郊接合部面貌整治一新,通过“清洁家园”活动,集中力量整治城郊接合部、城中村等“老大难”区域,组织村居、社区开展集中整治160多次,参加人员10万余人次,动用机械1000多台次,共拆除违章建筑和乱搭乱建830多处,填埋废沟塘36处,新建二类公厕2座,新增多功能垃圾箱30处,新装路灯461盏,群众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市区路网内畅外联,45公里城市外环全线畅通,城市外环内网格局基本形成,市区交通通行能力显著增强。城市主干道路全部安装路灯,照明设施完好,亮灯率99%以上。加快改造提升破损道路及背街后巷,近两年改造出新新民南路、交警北巷等城市支路、背街后巷500多条,新增硬质化路面26000多平方米,市区及近郊区道路街巷路面全部实现平整硬化。
市区内河环境持续改善,制订河道整治行动方案,推进城市清水工程,市水务部门投入近7000万元,对市区18条河道进行疏浚提水、清淤促畅,同步实施驳岸、绿化、亮化,形成沿河亲水景观风光带。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及管网工程建设,串场河南闸站等一批封闭闸工程按期建成,市区内河水环境显著改善。对废弃沟塘实施统一填埋,因地制宜,新建绿化带、生态停车场、休闲健身广场,变废为宝,方便群众生活。
建筑扬尘得到有效控制,深入开展建筑工地扬尘“百日集中整治”和“百日巩固提升”活动,狠抓建筑工地、运输车辆和运输处置等三大环节,坚持“运输不敞口、车身不污染、车轮不带泥、沿途不抛洒”,渣土车密闭化运输率达90%以上,从源头上减少扬尘污染,保证了城市路道整洁。同时,着力提升市区机械化保洁水平,购置扫路车等作业车辆6辆,道路冲洗车2辆,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逐年提高,促进了市区主要道路实现冲洗降尘保洁。
目前,我市数字化城管监控指挥中心建设已竣工,城市数据采集工作已经完成,近期将开始试运行。管理品位的提升,极大促进了城市品位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