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一峰
实习生 王珊珊
机器开进了庄稼地,平田整地建大棚。入夏以来,东台镇官北村的村组干部们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忙个啥?建农场。今年,该村又引来了南通客商建设融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生态园,从干部到群众,个个都是一头的劲。村民们说,村里的“当家人”——党总支书记潘国平脑筋快、办法多,兴办实事工程、带领群众致富,村里的事情越理越顺,越办越好。如今,官北村不仅还清了100多万元债务,每年增加集体积累40多万元,还累计争取各种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兴办各类实事100多件。
“三管齐下”巧解难
当年潘国平到官北村任职村党总支书记时,绕不开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化解上百万元债务。通过调查研究、冷静思考,潘国平提出盘活闲产、管好资产、压降支出三套方案。官北村有一块23.6亩的鱼塘,大包干以来先是以低廉的价格对外承包给3户农户,后来干脆就收不到租金。潘国平到任后,在统一村组干部思想的基础上,逐户登门沟通。他耐心听取当事人的诉求,细谈社会关注、群众要求、政策规定和村研究的意见,找来承包户的亲戚一道做工作,并建议承包户参加公开招租。经过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鱼塘发包引来众多竞标人,通过多轮竞争,这块鱼塘首期3年承租金达到18.65万元,让村里抱了一个“金娃娃”。另外用同样的办法,官北村对村里的一片近百亩的果林场公开招租,也取得了超出预料的收益,年增加集体积累11万元。
借得“东风”快发展
三年前,东台镇大力度推进土地流转。潘国平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致富群众、发展村级经济、改善村容村貌的极好机遇,一举多得。他与村两委会统一意见,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后一个阶段的头等大事,做就做好。针对部分群众一时间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他日夜在村,随时掌握情况,把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果然,首批169个农户453亩成片土地流转中,有5户想法不一。潘国平逐户分析,坚持一户一策,最多的一户去了11趟。就这样,去年春秋两季,该村土地流转一举突破千亩,名列全镇第一。通过流转确权,进一步核清了农户承包地面积,土地渗溢部分收益增加集体积累近30万元,连同上级奖励近60万元。
去年,东台镇党委提出,在土地流转较好的村率先建立规模种植示范样板。潘国平闻风而动,在村里全面发动,多方联系找关系,引才引智请能人。在市镇大力支持下,引来一客商投资3500万元建设有机大米生产基地。去年国庆中秋期间,潘国平与两委会同志一起,没日没夜做工作,赶在秋播前,完成了调田、整地事宜。今年夏收季节,基地赶在雨季前向“康师傅”出售小麦,亩平收入近千元。今年,潘舍村又引来了南通客商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至此,全村3600亩耕地基本实现了土地流转全覆盖。
服务群众“一团火”
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对官北群众而言,他们的领导是个与群众情相连、心相通、事相帮的热心人。
近年来,潘国平积极向上反映争取,获得国家农业开发工程项目落户该村,从去年到今年,官北村先后建成桥梁17座、水泥公路7.8公里、电灌闸站4座。建设过程中,他每天都亲临一线,协调解决用地、用工等矛盾,监督工程施工质量,不敢有半点马虎。群众看到村干部真心办实事,都全力参加,有的还慷慨解囊,先后捐款60多万元,有力地推进了工程建设。
群众的事,潘国平总是放在心上,不兜圈子,不耍滑头,能办的就立即办,能创造条件办的就约期办,不能办的说明情况,求得群众的谅解。村两委会向村民作出承诺:不让一个空巢老人无依无靠,不让一个留守儿童失学辍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孤立无助,村民有难干部帮助协调解决。三峡移民张某,创办了拆迁公司,前几年资金周转一时困难,情绪非常低沉,甚至想打住不干,潘国平得知后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并以个人名义担保,协调相关部门为其注入资金,助他挺过了难关。